秋意渐浓时,忠勇亭终于在青山村后的山坡上立了起来。
青瓦石柱,算不上华丽,却透着股结实的稳当。亭中央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秦越的名字,还有张大人亲笔写的“忠勇”二字,笔锋刚劲,像是能镇住山间的风。
揭幕那天,县里来了不少人,张大人亲自剪了红绸,慧能大师念了祈福经。墨尘穿着新做的乡勇服,站在亭下,看着村民们围着石碑指指点点,心里忽然有些感慨。
“墨尘兄弟,”张大人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布包,“这是秦越的捕快腰牌,我让人清洗干净了,你看……放在亭里当个念想?”
墨尘接过腰牌,铜质的牌子被磨得光滑,背面刻着个小小的“秦”字。他摩挲着牌子,像是能摸到秦越当年握过时留下的温度:“好,就挂在石碑旁边,让他看着咱们村里的日子。”
李大叔扛着两捆新割的艾草,往亭柱上绑:“这艾草能驱邪,给秦壮士守着亭,保准啥歪门邪道都不敢来。”
王寡妇带着儿子,往亭角摆了个小花盆,里面种着株金桂,正是开花的时节,甜香飘了满亭:“秦壮士喜欢干净,摆盆花,看着也舒坦。”
小安追着猎鹰在亭周围跑,嘴里喊着:“秦叔叔,你的亭子好漂亮!”
墨尘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这亭子不只是座纪念,更像是个约定——活着的人,要带着逝者的份,好好活下去。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墨尘成了村里的乡勇头,带着几个后生,每天在村里巡逻,教大家些基本的拳脚功夫。遇到谁家丢了鸡,或是邻里闹了矛盾,他都去管管,倒也做得有模有样。
这天傍晚,墨尘巡逻到忠勇亭,见亭里坐着个穿青布衫的年轻人,正对着石碑发呆。那人背对着他,手里拿着支毛笔,在纸上写着什么。
“这位先生是?”墨尘走上前,抱拳问道。
年轻人回过头,眉目清秀,眼神里带着股书卷气:“在下是县里学堂的先生,姓周。听闻秦壮士的事迹,特来拜一拜。”他举起手里的纸,上面写着几行字,“想把他的故事写进课本里,让孩子们都知道,曾有人为了护着咱们,拼过命。”
墨尘心里一暖:“周先生有心了。秦大哥要是知道,肯定高兴。”
周先生笑了笑,指着石碑问:“我听张大人说,秦壮士牺牲前,还想着春天的种子?”
“嗯,”墨尘点头,望着远处田里翻涌的稻浪,“他说下雨天埋的种子能发芽,其实啊,他自己就像颗种子,落在这土里,长出了这亭,长出了咱们村里的安稳日子。”
周先生低头在纸上写了几笔,忽然道:“墨尘兄弟,我能不能跟你多聊聊秦壮士的事?越细越好,我想写得真些,让孩子们知道,英雄不是书上的字,是真真切切活过的人。”
“好啊。”墨尘在亭角坐下,猎鹰落在他肩头,“那我就从他第一次来村里说起……”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个说,一个写,亭外的风吹过稻浪,沙沙作响,像是在为故事伴奏。墨尘说起秦越帮王寡妇抢回粮食,说起他教孩子们辨认草药,说起他雨夜受伤时,眼里的懊恼比疼痛更重……那些藏在记忆里的细节,像是被风拂过的尘埃,一点点清晰起来。
周先生听得认真,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动着,时不时停下来问:“他当时穿的什么衣服?”“猎鹰是左翅还是右翅受了伤?”“他说‘种子发芽’的时候,天气冷不冷?”
墨尘都一一答了,他忽然发现,原来那些以为会淡忘的瞬间,早就刻在了心里。
“周先生,”墨尘看着他笔下的字,忽然问,“写这些……真的有用?”
“有用啊。”周先生放下笔,眼神清亮,“你想,等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会记得,曾经有个叫秦越的捕快,为了保护陌生人,死在了一个雨夜。他们会知道,‘勇敢’不是不怕疼,是明明怕得发抖,还想着要护住手里的花名册;‘善良’不是空喊口号,是看到别人难了,忍不住递块饼子,帮个忙。”
他顿了顿,指着远处玩耍的孩子们:“等他们懂了这些,以后遇到事了,就不会只想着自己跑,会有人站出来,像秦壮士一样,像你一样。”
墨尘看着远处的小安,他正和几个孩子围着猎鹰,叽叽喳喳地说笑着。夕阳的金辉落在他们脸上,亮得晃眼。
他忽然明白了。秦越留下的,不只是花名册和猎鹰,更是一种东西——像种子一样,落在每个人心里,说不定哪天就发了芽。
周先生收拾好纸笔,起身告辞:“多谢墨尘兄弟,我回去就把故事写出来,下个月的课本,就能印上了。”
墨尘送他到亭下,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尽头,忽然觉得这亭子里的风,都带着股暖意。
猎鹰“唳”地叫了一声,飞向碑顶,用翅膀轻轻拍了拍那块腰牌,像是在回应什么。
墨尘走到石碑前,摸了摸上面的字,又看了看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田里沉甸甸的稻穗,还有孩子们追逐的身影。
“秦大哥,”他轻声说,“你看,这日子,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发芽了。”
风穿过亭柱,发出呜呜的声,像是有人在应和。
天色渐渐暗了,墨尘往家走。猎鹰在他头顶盘旋,翅膀划破暮色,留下一道利落的剪影。他想起周先生的话,想起自己现在做的事,忽然觉得,当乡勇不只是为了守着村子,更是为了让那些像秦越一样的人知道,他们拼尽全力护下的人间,值得。
路过李大叔家时,李大叔正举着灯笼,在院里晒玉米:“墨尘,刚煮的玉米,要不要来两个?”
“不了李大叔,媳妇等着吃饭呢。”墨尘笑着摆手。
“那明儿我送两个到你家!”
“哎,谢了!”
墨尘继续往前走,灯笼的光在他身后晃悠,把路照得暖融融的。他想,等小安再大点,就带他来忠勇亭,给他讲秦越的故事,讲黑风堂的事,讲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关于勇敢和守护的秘密。
这样,等小安长大了,他也会明白,为什么亭子里的风,总带着股让人踏实的暖。
喜欢灵根初绽,情定修仙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灵根初绽,情定修仙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