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丐帮总部的议事堂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青铜丐钵。这玩意儿自从完全激活后,表面的符文像是有了生命,平时黯淡无光,一旦附近有异常,就会微微发烫,像是在给我递暗号。
此刻钵身就热得有些蹊跷,不算灼手,却带着一种持续的、不安的温热。我抬眼看向堂外,襄阳城的晨光刚穿透薄雾,街道上已经有了行人的脚步声,丐帮弟子们扛着锄头的、背着情报囊的、推着粮车的,各司其职,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可这平静之下,我总觉得藏着暗流——蒙古人在正面战场吃了亏,绝不会就此罢休,他们的反扑,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隐蔽。
“林长老,”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情报堂的弟子赵虎掀帘进来,脸上带着急色,“陈州分舵传来急报,说是抓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货郎,搜出了一封加密信函,分舵的兄弟解不开,让我们火速派人过去核验。”
我心里咯噔一下,指尖的青铜丐钵似乎更热了些。陈州是襄阳东边的重镇,连接着江淮防线,地理位置关键得很。蒙古间谍这段时间在各地活动频繁,伪装成货郎、流民、商贩的不在少数,可能用上加密信函的,绝不是普通小角色。
“信函呢?”我站起身,顺手抓起挂在椅背上的披风。
“分舵用飞鸽传了抄本过来,原件他们妥善保管着,怕路上出岔子。”赵虎递过来一个密封的竹筒,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泛黄的麻纸,上面画着一堆奇奇怪怪的符号,有圆圈、有横线,还有些像是简化的汉字偏旁,组合在一起毫无逻辑,确实看不出门道。
我把麻纸铺在桌上,指尖按在青铜丐钵上,暗自催动内力。这钵的“辨伪”技能不仅能识别物品真假,对加密的文字也有感应,只要集中精神,就能隐约察觉到符号背后隐藏的规律。果然,片刻后,钵身散出淡淡的光晕,那些杂乱的符号在我眼前仿佛活了过来,开始按照某种顺序重组。
“这不是蒙古常用的密码,”我眉头微皱,“倒像是模仿我们丐帮的暗语体系改的。赵虎,去把情报堂负责密码破译的李先生请来。”
赵虎应声而去,我盯着麻纸继续琢磨。蒙古人之前的加密方式比较简单,大多是用数字替换汉字,或者用蒙语发音谐音汉字,我们早就摸透了规律。可这封不一样,符号的排列带着明显的中原文化痕迹,甚至能看到丐帮暗语的影子——这说明要么是他们策反了懂丐帮暗语的人,要么是花了大心思研究过我们的加密方式,来者不善啊。
没一会儿,李先生跟着赵虎来了。李先生原是落第秀才,后来加入丐帮,脑子灵活,对文字密码极有研究,丐帮的分级传递密码体系就是他帮我完善的。他戴上老花镜,拿着麻纸翻来覆去看了半晌,又掏出笔墨在纸上写写画画,眉头越皱越紧。
“林长老,”他沉吟着开口,“这些符号看似杂乱,实则有章可循。你看这几个圆圈,数量对应着汉字的笔画数,横线则代表声调,还有这些偏旁,得按照特定的顺序组合……不过,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符号,像是被故意打乱了,我试着解了一半,卡在‘曹’字后面就接不上了。”
“曹?”我心里猛地一沉,一个名字瞬间跳了出来——曹友闻。
曹友闻是南宋主战派的核心将领,驻守在四川防线,之前襄阳保卫战的时候,他带着援军赶来支援,我们并肩作战,配合得十分默契。后来我推动军帮合作,他也是最积极的支持者,给了丐帮不少武器和粮草援助,算得上是我们在朝廷军中最可靠的盟友。
难道这封密信和曹将军有关?我不敢往下想,青铜丐钵的温热已经变成了灼烫,像是在警示我事情不简单。
“李先生,你再试试,”我沉声道,“把‘曹’字后面的符号拆开,不管组合成什么都列出来,哪怕不通顺也没关系。”
李先生点点头,伏案疾书。我在堂内来回踱步,心里乱糟糟的。如果密信真的涉及曹友闻,无非两种可能:要么是蒙古人想挑拨离间,伪造证据诬陷曹将军通敌,让朝廷猜忌他,瓦解我们的军帮联盟;要么……就是最坏的情况,曹将军真的被策反了。
后者我实在不愿相信。曹友闻是出了名的忠勇,当年蒙古攻四川,他死守仙人关,粮尽援绝都没投降,怎么可能轻易被策反?可人心隔肚皮,蒙古人惯用重金、美色、胁迫这些手段,谁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林长老,有眉目了!”李先生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把后面的符号重新组合,排除了不通顺的,最后拼出来的是……‘曹将军麾下副将王庆,愿献四川布防图,求蒙古大汗赐爵’。”
我心里的石头“哐当”一声落地,随即又提了起来。不是曹友闻,是他麾下的副将王庆,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可也凶险得很。王庆作为副将,肯定掌握着四川防线的核心布防图,要是真让他把图献出去,蒙古西路军就能直捣四川腹地,到时候峨眉派的防线会被突破,整个西南战局都得崩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丐帮神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