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窗帘缝隙漏进的微光刚爬上床沿,郑浩天赤脚踩在地毯上竟然觉得脚底有些发飘。
他眉心跳了跳,心里暗忖:昨晚不过多放纵了几回,竟然到了腿软的地步…… 瞥了眼穿衣镜里自己眼角的细纹,脸色又黑了黑 —— 果然是岁月不饶人么?
转身时瞥见张美云还在酣睡,乌黑的长发铺在真丝枕头上像泼了墨,晨光漫过她半张脸,将肌肤衬得像上好的羊脂玉,连绒毛都染上了一层朦胧的金边。 他盯着看了好一会儿,打定主意,现在就去院子里打拳。
郑浩天换好衣服往外走,看来这两年是他懈怠了,以后每天早上都得练。 绝对不承认是自己年纪大了,他还正当年呢!
张美云回到港城又开始了三点一线,港口公司并购和记H埔后,规模扩大了近一倍,内地分厂的扩建计划也要提上日程,实在是急需补充人手。
行政部送来复试后的简历时,她正对着厂区规划图蹙眉,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
“霍健柠……” 张美云念出名字时顿了顿,
简历上的照片是张标准证件照,男人穿着西装,眉眼锐利,嘴角却噙着恰到好处的笑意。霉国常青藤名校毕业,金融与文学双硕士,履历光鲜得让人无可挑剔 —— 可最让她在意的是,这人不是某人后来的得力助手吗?怎么简历投到她这里了?
不过转念一想,也对哟,某人如今还是个并不起眼的普通工厂老板,啧!
这么好用的人才,既然都主动送上门了,怎么能轻易放过?
果然,霍健柠入职后便被她任命为财务部经理,没出半年,这人就用一连串漂亮的操作展现了他的专业能力。在他的统筹下,美乐迅速完成了内地与港城所有业务的整合,正式成立美乐集团。两年后,伴随着港城证券交易所敲响的钟声,美乐集团成功上市,股价首日便暴涨三成。
上市庆功宴的觥筹交错还未散尽,霍健柠又抛出了更惊人的计划 —— 并购欧洲老牌电讯公司。
看着手上这份近乎完美的收购计划书,张美云不得不感叹,此人果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了张美云的点头,项目很快便往前推进,
霍健柠对于自家老板的信任也是颇为受用,对方是女人怎么了?英国皇室还是女王当家呢!
尤其这位老板资本雄厚,出手还特别大方,想到自己刚刚拿到的公司分红,瞬间就觉得热血上涌!
港城就这么点大,消息一出,整个港城商界都为之侧目,谁也没想到这家以玩具、港口物流起家的企业,竟有如此魄力跨界布局。
有惊讶的自然也有那暗自嘲讽的,“女人就是女人,人家洋鬼子都搞不定的亏损生意,她倒好,拿着钱往火坑里跳,隔行如隔山的道理都不懂,迟早得栽个大跟头!”
外人如何评论都没有传到张美云耳朵里,她事情多着呢!
张美云又成立了一家慈善基金会,专门推出针对贫困儿童的助学计划,还特意请了专业的团队打理。
基金会的帮扶目标主要聚焦在内地偏远地区的孩子身上。
这次回去一趟,那些孩子的模样深深烙印在她心里,让她心里很是不好受,好多孩子依旧是面黄肌瘦的模样,衣服洗得发白甚至打着补丁,眼里却藏着对知识的懵懂渴望。
国内的九年义务教育现在还没开始普及,即便学杂费已压减到很低,可对于许多连基本温饱都成问题的家庭来说,课本费、交通费,还有孩子上学后家里少了一个帮手的隐性成本,仍旧是难以逾越的坎。于是,不少孩子只能在本该坐在教室里的年纪,要么跟着家人下地干活,要么在家照看弟妹,眼睁睁看着上学的机会从指缝溜走。
可这些孩子,明明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啊。
他们的聪慧不该被贫困埋没,他们的人生本可以有更广阔的可能。
一到寒暑假,她就会把郑景行和郑心棠兄妹俩塞进基金会,美其名曰让他俩提前进行 “社会实践”。
从小在浅水湾别墅里长大的兄妹俩,虽说没养成什么纨绔陋习,可打小就没吃过什么苦头。两个人就像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孩子,对普通人的生活疾苦一无所知,
他们眼里的世界,是佣人熨烫平整的校服,是司机准时候在门口的轿车,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寻常生活,是从未被生活褶皱触碰过的温室花园。
这样下去可不行,要是养出两个傻白甜,张美云能把自己愁死!
初到基金会那阵子,兄妹俩浑身都十分不适应。郑景行对着满桌沾着泥点的求助信皱眉,指尖悬在信封上半天不肯落下;郑心棠看见照片里光着脚丫的孩子,下意识问出 “为什么不买双运动鞋”,话一出口就被办公室阿姨温和的目光烫得脸颊发红。
整理捐赠物资时,郑景行捏着件打了补丁的旧毛衣,像是捏着什么烫手山芋,直到看见标签上 “山区孩子过冬衣物” 的字样,才默默将其叠进收纳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我自有精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综影:我自有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