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指尖摩挲着那卷布防图的边缘,宣纸上的墨迹带着陈年的凉意,像极了这深宫回廊里终年不散的阴湿。他抬眼时,正撞见淑妃将半盏残茶倾入铜鹤香炉,水汽裹着龙涎香腾起的白雾漫过她鬓边的珍珠,倒让那双总是含着三分倦怠的眼,添了些水中月般的朦胧。
“沈将军当年救我时,也是这样一个雾天。”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被风剪碎的丝绸,“那年我还不叫淑妃,只是个跟着商队逃难的孤女,连名字都只有个粗鄙的代号——阿九。”
沈醉握着图册的指节微微收紧。父亲沈惊鸿的一生里,这样的“顺手为之”太多,多到他自己都未必记得清。可眼前这个困在金丝笼里的女人,却将二十年前的雾霭,酿成了心头的酒,一醉便是半生。
淑妃起身时,裙摆扫过案几上的青瓷瓶,瓶中插着的墨梅落了片花瓣,恰好停在她腕间那道浅淡的疤痕上。“那时候黄河决堤,流民像被冲散的蚁群,我抱着块浮木在洪水里漂了三天,最后被卷进一处废弃的驿站。”她指尖划过那道疤,像是在抚摸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过往,“驿站梁上躲着七八个饿疯了的兵痞,他们看我的眼神,比洪水里的鳄鱼还要冷。”
沈醉喉间动了动。他见过兵痞的饿相,那是能把人肉当成腊肉的狠戾。父亲总说乱世里的慈悲要带着锋芒,否则便是养虎为患。
“就在他们扯我头发的时候,沈将军的马踏碎了驿站的木门。”淑妃忽然笑了,那笑意里掺着些微的颤抖,“他穿着银甲,甲片上还挂着没化的雪,手里的枪挑着两个兵痞,像挑着两串破布娃娃。”
她顿了顿,指尖捻起那片墨梅花瓣,凑到鼻尖轻嗅。“我当时吓傻了,只会抱着头哭。他下马走到我面前,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来裹在我身上,那披风上有淡淡的松烟香,暖和得像晒太阳的猫。”
沈醉的眉峰不易察觉地动了动。父亲的披风总是带着硝烟味,松烟香?许是那年刚换了新的熏香。
“他问我家在哪里,我说不知道。问我叫什么,我说阿九。”淑妃将花瓣放在唇边,轻轻咬了一下,“他就笑了,说九是数之极,是个好名字。然后把我交给了随行的医官,自己转身又冲进了流民堆里,听说那天他从死人堆里扒出了十七个活口。”
窗外的风忽然紧了,卷起几片枯叶撞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淑妃转头看向窗外,目光穿过重重宫墙,像是落在了二十年前那场漫天的风雪里。
“后来我才知道,他那时刚打完一场硬仗,身上带了三处伤,却为了我们这些不相干的流民,在雪地里奔波了三天三夜。”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些微的喑哑,“医官说我发了高烧,迷迷糊糊里总喊冷,是他夜里悄悄来看过我三次,每次都把暖炉塞进我的被窝。”
沈醉垂下眼,看着布防图上密密麻麻的朱砂标记。父亲从来不说这些事,他的军功簿上写满了杀伐,却从未提过那些被他护在羽翼下的体温。
“等我烧退了,他已经带着兵走了。”淑妃抬手按了按眉心,像是在压下翻涌的情绪,“医官给了我一块玉佩,说是他留下的,让我拿着玉佩去寻他府上的人。那玉佩是暖玉,刻着沈家的狼图腾,我贴身戴了五年,直到被选入宫。”
她忽然转头看向沈醉,眼底的雾气散去,露出清明的光。“你脖子上的玉佩,和那块是一对吧?”
沈醉下意识地摸了摸领口,那里确实挂着块狼图腾玉佩,是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他一直以为这是沈家男儿的标配,却没想过还有这样一段渊源。
“入宫那年,我把那块玉佩缝在了枕头里。”淑妃的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着,节奏像在数着流逝的岁月,“宫里的日子比洪水里的挣扎更难熬,有时候被贵妃刁难,被太监勒索,我就会摸着枕头里的玉佩,想起那个雪天里的银甲将军。”
她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点自嘲的意味。“你说可笑不可笑?明明是他救了我,我却靠着回忆他的恩情,才在这吃人的宫里活了下来。就像藤蔓缠着大树,明知早晚要被风雨折断,却还是舍不得松根。”
沈醉抬眼时,正看见她眼角的细纹在烛火下明明灭灭。这深宫到底吞噬了多少东西?是少女的天真,还是救命恩人的模样?
“三年前,我终于凭着些微的恩宠,查到了沈将军的消息。”淑妃的声音忽然沉了下去,像坠了铅,“却只查到他战死沙场的噩耗,还有……你这个独子,成了江湖上人人喊打的叛逆。”
她拿起茶壶,给自己续了半盏冷茶,一饮而尽。“那时候我就在想,当年他救我一命,是让我好好活着。如今他不在了,我总得为他做点什么,哪怕是护一护他视若性命的儿子。”
沈醉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闷得发疼。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孤身一人在这世间闯荡,却没想过,这重重宫墙之后,还有人记得父亲的体温,记得那场风雪里的披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云酒馆:客官,饮尽这漫天星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云酒馆:客官,饮尽这漫天星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