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的风,终于褪去了凉意,带着几分暖意吹遍青萍镇。这天清晨,黄土镇的代表赶着一辆骡车,风尘仆仆地来到青萍镇分堂,车板上堆着一摞摞装订整齐的册子,纸页间还带着淡淡的墨香——正是刻印完成的《四堂联动护苗手册》。
“林副堂主,手册印好了!总共印了五百本,每堂一百本,剩下的五十本留着给总堂和各观测点备用,你看看合不合心意。”黄土镇的代表跳下车,抱起一摞手册递过来,脸上满是笑意。林惊尘接过手册,指尖抚过封面——封面上用红漆写着手册名,阿青画的小麦苗、稻苗插图印得格外清晰,色彩虽不浓烈,却透着鲜活的生机,翻开内页,张老丈说的“一瓢灰兑三瓢水”、定远镇的“温水选种”,还有苏州府涂了桐油的水位桩,都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好,印得太好了!”林惊尘翻了几页,忍不住称赞,“阿青,你看你的插图,印出来比底稿还清楚,乡亲们肯定一看就懂。”阿青凑过来,看着手册里自己画的小瓢、水位桩,脸颊微红,却难掩开心:“能帮上忙就好,这样其他分堂的乡亲,就不用再猜怎么护苗了。”
当下,林惊尘就让四堂代表各自领走手册,又叮嘱道:“回去后,先给分堂的乡亲们开个宣讲会,把手册里的内容讲透,尤其是实操技巧,要带着大家对着手册练一遍,别让手册只摆在桌上。另外,每个观测点、防汛队都要留两本,方便大家随时翻看。”众人齐声应下,抱着手册匆匆赶回各自的堂口,生怕耽误了宣讲的时间。
青萍镇的宣讲会,当天下午就在分堂小院里开了。张老丈拿着手册,坐在小院中央的石凳上,给乡亲们逐页讲解,遇到插图,就用手指着说:“大伙儿看,这就是俺们之前说的草木灰水比例,小先生画的瓢,跟俺们家里用的一模一样,以后调灰水,照着这个来,准没错。”乡亲们围在一旁,凑着头看手册,有人还特意借了一本,小心翼翼地翻着,嘴里念叨着:“有了这手册,以后护苗就有谱了,再也不用凭老经验瞎琢磨。”
阿青也在一旁帮忙,遇到有人看不懂文字,就指着插图解释:“王婶,你看这水稻田的水位桩,红漆标着‘中’,以后就把水位控制在这儿,太高太低都不行,跟咱们之前挖的排水沟配着用,稻苗准能长得好。”王婶连连点头:“懂了懂了,还是画图清楚,比说多少句都管用,小先生真是能干!”
就在四堂忙着宣讲手册、落实护苗经验时,天公却突然变了脸。三月末的一个傍晚,原本晴朗的天空,渐渐被乌云遮住,风也变得凉了起来,吹得院中的旗帜猎猎作响。林惊尘站在门口,抬头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眉头微微皱起——这雨来得突然,怕是一场大雨,正好能检验一下之前加固的河岸、挖好的排水沟,还有吴江的堤坝和观测点。
“阿青,去把防汛队的骨干叫过来,再让人给各堂和观测点传个信,让大家做好防雨准备,重点盯着河岸、堤坝和排水沟,有情况立刻通报!”林惊尘转身吩咐道,阿青立刻点头,拿着纸笔匆匆跑去安排。
没过多久,防汛队的骨干就都到了,苏慕言和柳轻烟也闻讯赶来。“看这天气,今晚怕是有大雨,咱们分两路,一路去青河沿岸,盯着河岸和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垮土坡、堵塞沟渠;另一路去吴江,看看堤坝有没有渗水,观测点的值守人员能不能撑住,柳姑娘,你留在分堂,负责接收各堂的消息,调配应急物资,要是有人受伤,也好及时救治。”林惊尘快速安排好分工,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林惊尘带着张老丈和几个防汛骨干,往青河沿岸赶。刚走到半路,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地打在身上,没过一会儿,雨就下大了,视线变得模糊起来,脚下的土路也变得泥泞不堪,走一步滑一步。“大伙儿小心点,别摔着,先去之前加固的险岸,看看有没有渗水!”林惊尘大声喊道,声音被雨声盖得有些发闷,却依旧清晰有力。
赶到青河险岸时,雨水已经汇集成小溪,顺着河岸往下流。林惊尘蹲在岸边,用手摸了摸加固的石头缝,没有渗水,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张老丈,你带几个人去看看排水沟,别让泥沙把沟堵了,我在这儿盯着河岸!”林惊尘吩咐道,张老丈立刻带着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排水沟走去,手里还拿着铁锹,准备随时清理堵塞的泥沙。
林惊尘则沿着河岸往前走,时不时用铁锹挖开岸边的泥土,检查有没有松动。走到之前的缺口处,他特意停下来,仔细查看——石头依旧纹丝不动,糯米灰浆填的缝也没有渗水,只是岸边有些泥沙被雨水冲下来,堆积在石头旁。他立刻拿起铁锹,把泥沙铲走,又让身边的骨干用脚把岸边的泥土踩实,防止泥沙继续堆积,堵塞排水沟。
另一边,张老丈带着人检查完排水沟,匆匆赶了回来,脸上带着雨水,却难掩欣慰:“林副堂主,排水沟没堵,雨水顺着沟流得很顺畅,没有淹到田里,咱们之前挖的倾斜度,真是选对了!”林惊尘点头,心里的石头又落了一块:“好,那咱们再去定远镇的青河对岸看看,确保两边都没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剑起万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剑起万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