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但京城的气氛却比往年此时要热烈数分。持续数月的北疆战事,终于以镇北军成功击退狄兵主力、稳固边防而暂告段落。今日,便是北伐主帅、镇北王世子萧煜,奉旨班师回朝、献俘阙下的日子。
天还未大亮,朱雀大街两侧已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百姓们翘首以盼,都想一睹这位年纪轻轻便立下赫赫战功的世子风采,更想感受那份洗刷了边关烽烟、带来太平希望的荣光。维持秩序的京畿卫队士兵们盔甲鲜明,精神抖擞,新任都尉赵康亲自巡防,确保万无一失。
辰时正,悠扬雄壮的号角声自远方传来,由远及近,如同滚雷掠过长空。紧接着,便是整齐划一、震撼大地的马蹄声和步伐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擎的龙旗和象征镇北王府的玄色狼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随后,是一队队盔明甲亮、杀气犹存的骑兵,虽经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但个个腰杆挺直,眼神锐利,透着一股百战余生的彪悍之气。
而在队伍的最前方,一匹神骏的乌骓马上,端坐着一位白袍银甲的年轻将领。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却带着边关风霜磨砺出的坚毅,目光沉静如水,扫过街道两旁欢呼的人群,并无丝毫骄矜之色,唯有历经沙场后的沉稳与内敛。正是萧煜。
“看!那就是萧世子!”
“真是少年英雄啊!”
“多亏了萧世子和镇北军,咱们才能过安生日子!”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许多百姓甚至自发地跪拜下去,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萧煜微微颔首示意,并未过多停留,率领着凯旋之师,穿过欢呼的人潮,径直向皇城方向行去。他的心中,并无多少胜利还朝的喜悦,反而充满了对局势的清醒认知。北狄虽暂退,但元气未伤,边患远未根除。而京城之内,周家虽倒,容妃虽困,但暗流依旧汹涌,陛下心中那根名为“猜忌”的弦,恐怕绷得更紧了。
皇城,太极殿前。
盛大的献俘仪式在此举行。丹陛之上,靖帝身着衮服,端坐龙椅,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虽然面带笑容,彰显着天子威仪与对功臣的褒奖,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计算。
萧煜卸甲解剑,依礼上殿,单膝跪地,声音清朗而沉稳:“臣萧煜,奉旨北伐,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幸不辱命,驱除狄虏,献俘阙下,恭请陛下圣裁!”
在他身后,是被押解上殿的数十名狄兵将领俘虏,个个垂头丧气,与殿上大靖君臣的昂扬形成鲜明对比。
“爱卿平身!”靖帝虚扶一下,声音洪亮,带着恰到好处的欣慰,“萧爱卿少年英才,勇冠三军,此番北疆大捷,扬我国威,实乃社稷之幸!镇北王教子有方,朕心甚慰!”
一番例行的褒奖和场面话后,便是论功行赏。内侍展开早已拟好的圣旨,尖细的声音响彻大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王世子萧煜,忠勇体国,智勇双全……特晋封为镇北王世子,加授龙骧将军,赐金千两,帛五千匹,良田千顷,以彰其功!其余有功将士,着兵部论功行赏,不得有误!钦此!”
封赏不可谓不厚,尤其是“龙骧将军”这一加衔,虽是虚职,却代表着极高的荣誉和武将地位的提升。殿内群臣纷纷向萧煜道贺,无论真心假意,表面都是一团和气。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萧煜再次跪拜谢恩,礼仪周全,无可挑剔。
然而,在这君臣相得、其乐融融的表象之下,暗流悄然涌动。一些敏锐的大臣已经注意到,陛下对萧煜的封赏,虽重荣誉和财帛,却在实质兵权上并未有丝毫增加,甚至对镇北王本部的犒赏旨意中也隐含了“休养生息、以固边防”的暗示,这其中的制衡之意,不言而喻。
靖帝看着阶下英姿勃发的萧煜,心中亦是复杂。他需要萧家这把利剑守卫北疆,但又不得不防着这把剑过于锋利,伤及自身。萧煜越是出色,功勋越是卓着,他心中的那根刺就扎得越深。尤其是此次京城周家案,虽未明确牵扯萧煜,但其中隐隐有镇北王府势力介入的影子,更让他心生警惕。
献俘仪式结束后,宫中设下庆功宴。宴席之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萧煜作为主角,自然被众人环绕敬酒。他从容应对,举止得体,既不过分谦卑,也不居功自傲,分寸拿捏得极好。
席间,靖帝似是不经意地问起北疆防务细节,萧煜皆对答如流,思路清晰,并提出了一些巩固边防、防范狄兵卷土重来的建议,听得靖帝连连点头,当众赞其“深谋远虑”。
但只有萧煜自己知道,在陛下那赞许的目光背后,是更深沉的考量。他清楚地感受到,一道无形的墙,正在他与皇权之间悄然筑起。功高震主,古来有之。今后的路,需更加如履薄冰。
宴席散后,萧煜终于得以回到久违的镇北王府在京城的宅邸。卸下一身荣耀与疲惫,他独自站在院中,望着北方星空。京城的风云暂时平息,但北疆的狼烟并未彻底散去,而朝堂之上的暗涌,或许比战场更加凶险。
他想起那个在京城暗中助他、聪慧坚韧的女子,心中泛起一丝暖意,但随即又被更大的责任感取代。凯旋只是短暂的休止符,更大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特注:给读者宝们的下一章小预告介绍
容妃虽被软禁,但仍能通过隐秘渠道与外界联系,开始策划新的反扑,目标直指苏挽月和萧煜。
喜欢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