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内宅风波暂歇,西院地位稳固,威信日隆。苏挽月并未沉溺于这后宅方寸之地的胜利,对她而言,这仅仅是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内部障碍,让她能更无后顾之忧地,将精力投向那片更为广阔、也更具挑战性的天地——她的商业版图。
这一日,天气晴好,苏挽月以“前往书局购书”为由,再次出了苏府。马车并未驶向繁华的主街,而是绕了几条巷子,停在了那处位于城西、已修缮一新的“月华阁”后门。此处虽仍挂着“月华阁”的招牌,但内部已按照苏挽月的规划,隔出了一间隐秘而雅致的静室,专供核心成员议事之用。
静室内,炭火烧得暖融,茶香袅袅。苏挽月端坐主位,下方依次坐着顾清风、挽星、杨秉正,以及伤势痊愈后首次正式参与核心会议的赤阳。石砚因需在医馆当值,未能前来,但众人皆知,他亦是这个紧密团体不可或缺的一员。
经过前次流言风波的配合与考验,这个小团体内部的凝聚力与信任感,已然更上一层楼。
苏挽月目光扫过在场四人。顾清风气度愈发沉稳,眉宇间既有书生的儒雅,也添了几分经事的练达;挽星眼神灵动,经过数月历练,处理市井信息与外联事务愈发得心应手;杨秉正精神焕发,早已不见当初落魄模样,眼中充满了对技艺的执着与对未来的期盼;赤阳则静坐一旁,气息内敛,如同蛰伏的猛兽,默默守护着此间安全。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一是互通近况,二是有要事相商。”苏挽月开口,声音清越,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顾清风率先汇报:“姑娘,绣样生意依旧稳定,收入可观。‘月华阁’方面,第二批三件首饰已于三日前交付给常妈妈引荐的几位贵客,反响极佳,其中那枚凤羽戒指,更是被安国公府的嫡小姐看中,赞不绝口。目前已有三位贵女表达了定制意向,点名要杨掌柜亲自打造。”他言语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显然对“月华阁”的发展势头极为满意。
杨秉正连忙接口,脸上带着匠人特有的认真与自豪:“东家放心,定制的要求老杨都已记下,定会倾尽所能,绝不辱没‘月华阁’的名声。只是……订单渐多,老杨一人实在有些吃力,前次东家提过的寻学徒之事……”
“此事我记着。”苏挽月颔首,“杨掌柜可先留意着,若有品性端正、手脚麻利的年轻人,不论有无基础,都可带来让我或顾公子见见。工钱待遇,绝不会亏待。”她深知人才是长远发展的基石。
挽星接着道:“姑娘,市面上的流言已基本平息,咱们放出去的‘孝心’、‘隐士’之说流传甚广,如今提起姑娘,多是赞誉。柳府那边,钱管事行事低调了许多,柳承志近日似乎忙于吏部考核,暂无其他动作。”她将内外部情报简洁汇报。
赤阳言简意赅:“各处安全无虞。”
情况比预想中更好。内患暂除,外部的商业尝试也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苏挽月知道,是时候抛出她思虑已久的计划了。
她放下茶盏,目光变得深邃而明亮,缓缓扫过众人:“诸位,绣样与‘月华阁’首饰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但,诸位可曾想过,我们如今所做,不过是零敲碎打,小富即安。我们的目标,难道就仅限于此吗?”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莫名的感染力,让在座几人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目光聚焦在她身上。
顾清风沉吟道:“姑娘的意思是……我们应扩大经营?开设分号?或者涉足其他行业?”他思维敏捷,立刻想到了扩张。
“是,也不是。”苏挽月微微摇头,唇角勾起一抹睿智的弧度,“扩大经营是必然,但如何扩大,却需好生思量。若只是多开几家银楼,多卖几种首饰,或再涉足绸缎、成衣,固然能增加收益,但终究是拾人牙慧,难以脱颖而出,更易陷入与同行无休止的价格与款式竞争中。”
她顿了顿,抛出了一个对在场众人而言颇为新颖的概念:“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开店做生意,而是……创立一个‘品牌’。”
“品牌?”几人皆露疑惑之色,连博览群书的顾清风也微微蹙眉,显然对此词感到陌生。
苏挽月耐心解释,尽量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所谓‘品牌’,并非单指一个店铺名号。它更像是一种印记,一种承诺,一种在顾客心中形成的、独一无二的认知。它代表着品质、信誉、风格,乃至……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她举例道:“譬如‘月华阁’,如今在部分贵女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卖首饰的地方,它代表着‘新颖别致’、‘工艺精湛’、‘独一无二’。这便是‘品牌’的雏形。我们要做的,是将这种认知扩大、深化、系统化。”
顾清风眼中渐渐亮起光芒,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姑娘所言,似是‘金字招牌’之意,但似乎又更深一层……关乎人心之认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