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顾清风上次会面敲定的策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涟漪正悄然扩散。再次于老地方茶寮相见时,顾清风带来的不仅是又一批售出图样的分成银钱,还有几家绣坊反馈的新情况。
“苏姑娘,”顾清风将钱袋推过,脸上带着几分振奋,也有一丝新的忧虑,“按姑娘‘广撒网’之策,我另寻了‘绮罗阁’和‘云想斋’两家,他们对姑娘的图样皆十分满意,尤其是那幅‘寒梅映雪’,‘云想斋’的东家直说意境清雅,直接开价一两银子买下。如今我们已与三家绣坊建立了往来,收入确实较之前丰沛不少。”
苏挽月安静听着,将钱袋收起,并未打断。她知道,顾清风的“忧虑”尚未言明。
果然,顾清风略一沉吟,继续道:“只是……孙掌柜那边,得知我们亦供货给别家,虽未明着翻脸,但言语间已有些不快。另外,‘绮罗阁’的掌柜提出,光有图样,虽则精美,却似缺了点什么,难以向那些追求风雅的客人说道其妙处。而市面之上,已开始出现些许粗糙的仿制品,虽不及姑娘设计之万一,但价格低廉,也分薄了些许客流。”
苏挽月眸光微闪。孙掌柜的反应在她意料之中,仿制品的出现更是市场规律的必然。而“绮罗阁”掌柜的反馈,则正中她下怀——这正是她下一步计划的关键。
“顾公子可知,为何同样的布料,出自皇家织造与寻常作坊,价格便有云泥之别?”苏挽月不答反问。
顾清风思忖道:“一是工艺,二是……名望?”
“不错。”苏挽月颔首,“工艺是根本,名望是加持。而名望从何而来?一靠口碑相传,二靠……故事渲染。”她看向顾清风,目光清亮,“我们的图样,不能只是沉默的图案。它需要有名字,有来历,有寄托的情感,有一段能让人津津乐道、心生向往的‘故事’。”
顾清风微微一怔:“故事?”
“正是。”苏挽月缓缓道,“譬如那‘寒梅映雪’,可为其取名《临寒独俏》,附言‘取材自古人踏雪寻梅之雅趣,喻示高洁不屈之品格’。再如那‘蝶恋花’,可名《芳心蜜意》,附言‘灵感源于梁祝化蝶之缠绵,寄托对美好情愫的祝愿’。如此一来,顾客购买的便不只是一张绣样,更是一份意境,一段佳话,一种身份的象征。这便是区别于仿制品,提升其内在价值的法门。”
她顿了顿,看向若有所思的顾清风:“而此事,非公子之才笔不能胜任。公子饱读诗书,文采斐然,正可为这些图样‘点睛’。”
顾清风彻底明白了苏挽月的意图,心中豁然开朗,同时又涌起一股被极大信任和重用的激荡。他一个书生,往日只觉诗词文章是科考晋身之阶,从未想过,这笔墨文章竟还能如此之用!以文代资,用文字为这些精美的图案赋予灵魂,提升其价值,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舞台!
“姑娘之意,清风明白了!”顾清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便是要为每一幅图样,取一个雅致贴切的名称,再配上一段简练传神的文案,述其灵感来源,阐其美好寓意,使其不再是死物,而是有生命、有故事的雅物!”
“然也。”苏挽月微笑肯定,“此举一则可提升图样本身价值,让合作绣坊更有说头,卖得上价;二则可潜移默化,强化我们‘品牌’的雅致格调,与市面仿品彻底拉开距离;三则……”她目光微深,“也可借此,筛选出真正识货、懂得欣赏我们理念的长期合作伙伴。至于孙掌柜那边,他若因我们不能独家供应而心生不满,可见其格局有限,并非我们理想的长期盟友。保持合作即可,无需过分迁就。”
顾清风连连点头,只觉苏挽月思虑之周全,眼光之长远,再次令他叹服。他当即道:“姑娘放心,此事包在清风身上!定让每一幅出自姑娘之手的图样,都配得上最相得益彰的文字!”
他本就才思敏捷,此刻受此启发,文思更是如泉涌。当下,他便就着带来的几张新图样,与苏挽月探讨起来。苏挽月阐述她的设计灵感来源和想要传达的意境,顾清风则凝神细思,时而蹙眉,时而舒展,口中念念有词,斟酌着最精当的词语。
“这幅以竹为骨,辅以兰草的图样,清雅脱俗,不若取名《劲节幽芳》,附言‘取竹之劲节,兰之幽芳,君子之德,寓于其中’?”
“善。”苏挽月点头,“这幅融合了瑞兽祥云的,可名《洪福齐天》,寓意吉祥圆满,适合年节或贺寿之用。”
“妙极!那这幅构图繁复,色彩秾丽的牡丹缠枝……”
“可名《锦绣荣华》,喻富贵绵长,适合喜庆场合。”
茶寮之内,一男一女,一者提供超越时代的审美与商业洞察,一者贡献积淀深厚的文学素养与笔墨才华,竟是配合得无比默契。顾清风发现,苏挽月虽自称灵感来自杂书,但其对意境、寓意的把握,往往一针见血,直指核心,让他这自诩读书破万卷的人也时常感到惊艳,书写起来更是文思流畅,如有神助。
他心中那份因科举屡试不第而潜藏的挫败与自我怀疑,在此刻似乎被这全新的、能立刻见到成效的“文字之功”稍稍冲淡。科举之路他并未放弃,仍是心中正道,但眼前这条路,同样让他感受到了施展才华、创造价值的快意。
当最后一张图样也确定了名称和文案,顾清风看着自己笔下那一个个鲜活起来的图样“身份”,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有公子此文笔加持,我们的图样,便真正是‘如虎添翼’了。”苏挽月看着顾清风笔下那些或清雅、或华贵、或寓意深长的文字,由衷赞道。
“姑娘过誉了。”顾清风谦逊道,眼中却光华流转,“是姑娘点石成金,清风不过锦上添花。”他小心地将写好名称文案的纸条与对应的图样收好,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他知道,从今日起,他售卖的不再是简单的画稿,而是承载着故事与风雅的“作品”。而他顾清风的名字,也将随着这些图文并茂的佳作,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悄然流传。
以文代资,书生笔落,巧写文案。
商业与文采的第一次深度融合,即将在京城掀起一阵别样的风潮。
喜欢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