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工作室的木门被“咚咚”敲响,紧接着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华影影视的老板张远带着制片人王姐匆匆走进来。张远穿着一身量身定制的黑色西装,领口系着红色领带——显然是特意打扮过,手里提着一个棕色公文包,额头上沾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林总,陈老师,实在对不住,来晚了!刚才在公司楼下被三家投资方堵了,都听说陈老师要开新剧本,抢着要参投,我好说歹说才脱身!”
王姐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追光》的初步预算表。她笑着补充:“张总一路上都在催司机,说‘要是赶不上跟林总谈投资,今年的重点项目就黄了’。”
张远快步走到书桌旁,拿起摊在桌上的《追光》剧本,翻到自己标记过的第89页——“苏蔓潜入数据公司偷证据”的章节,语气笃定:“不瞒你们说,我上周就托王姐拿到了初稿,连夜看完,凌晨三点给陈老师发消息,说‘华影必须拿下联合出品权’!《逆光》上映时,我就后悔没参投,看着它从3000万投资卖到32亿票房,肠子都悔青了;这次《追光》,说什么也不能再错过了!”
林晚放下剧本,身体微微后靠在沙发上,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追光》的总投资初步定在1.6亿,我这边出5000万,占30%的投资份额。我的要求有三个:第一,全程参与剧本打磨,晚星资本的文学策划团队会配合陈老师,补充新媒体行业的专业细节;第二,选角权要握在我们手里,除了苏晓主演,其他主要角色必须通过试镜确定,不接受带资进组;第三,后期宣发由晚星资本对接,我们有合作的短视频平台和影评人资源,可以提前预热话题。”
张远一听,立刻拍着大腿答应:“没问题!这三个要求太合理了!上次《逆光》就是林总您把关选角,拒绝了两个带资进组的流量明星,才保证了演技质量;宣发方面更不用说,《逆光》的‘职场共鸣’话题能刷爆微博,全靠您团队的精准策划。有您投资,我们华影绝对放心!”
他示意王姐打开平板电脑,指着预算表说:“我们华影出3000万,负责院线发行——您放心,我们跟全国80%的院线都有长期合作,万达、大地、金逸这些头部院线,都承诺给《追光》至少35%的排片率;另外,我们还能对接IMAX厅资源,重点城市的首映礼可以放在IMAX影院,提升观影体验。剩下的8000万投资份额,我估计今天就能被抢光,毕竟‘林晚投资+陈雪剧本+苏晓主演’的组合,现在就是圈子里的‘票房保险’!”
陈雪坐在摇椅上,看着两人敲定投资细节,心里悬了半个月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想起一年前写《逆光》时的窘迫——当时她刚从电影厂离职,手里只有一个粗糙的剧本大纲,跑了十几家影视公司,不是被拒绝就是要求改得“更狗血”。直到在一次编剧聚会上遇到林晚,林晚看完大纲后,只说了一句话:“这个故事有温度,我投3000万,你按自己的想法写。”正是这份信任,让她写出了《逆光》,拿到了白玉兰奖。
“林晚,张总,”陈雪深吸一口气,语气里满是激动,“这次《追光》我真的花了很多心思,为了写数据造假的情节,我采访了五个新媒体公司的运营总监,还跟着暗访记者跑了半个月;苏晓为了角色,愿意去新媒体公司实习;再加上你们的投资和发行资源,我敢保证,《追光》的票房肯定能破40亿,口碑比《逆光》还好!”
林晚看着陈雪泛红的眼眶,心里也泛起暖意。她知道,对编剧来说,最珍贵的不是投资金额,而是对创作的尊重。“我相信你。从《逆光》到《追光》,你没有停留在舒适区,而是不断挖掘现实题材的深度,这才是好编剧的核心竞争力。后期要是需要行业顾问,我可以联系字节、腾讯的新媒体负责人,给你提供专业支持。”
张远也跟着附和:“没错!陈老师要是需要采访素材,我们华影可以帮忙对接——我们有个合作的纪录片团队,刚拍了一部《新媒体浪潮》,里面有很多行业内幕,可以给你做参考。上次《逆光》里的互联网公司细节,不就是我们找了十个高管做顾问吗?这次肯定更专业!”
袁琳适时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投资意向书,递到张远面前:“张总,这是我们拟定的投资意向书,里面明确了投资金额、权益分配、违约责任等条款,您可以过目。如果没问题,我们下周就能签订正式合同,启动项目筹备——文学策划团队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可以过来和陈老师对接。”
张远接过意向书,快速浏览了一遍,连连点头:“条款写得非常清晰,比我们之前合作的投资方专业多了。尤其是‘票房分账优先保障制作方’的条款,太贴心了!我今天回去就签字盖章,下周一一早就让法务部过来签正式合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