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时光如水,悄然流逝。自除夕惊变,已逾半月。在颜清秋与韦青蚨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崔?背上那道狰狞的伤口已渐渐愈合,结痂脱落,露出新生的粉嫩皮肉,虽动作间仍有些许牵痛,但总算能下床行走,处理一些紧要公务。苍白的脸色也因汤药调养而恢复了几分血色,只是眉宇间,较之以往,更多了一份经风历雨后的沉静与不易察觉的疲惫。
这一日,天公作美,连日阴霾散尽,碧空如洗,阳光融融,驱散了南疆冬日最后的寒意。邕州城内,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洋溢着比新年更为浓烈欢腾的节日气氛。汉家百姓,僮家儿女,皆换上了崭新的衣裳,笑逐颜开,涌上街头。舞龙舞狮,杂耍百戏,吹拉弹唱,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遍布城中的大小广场与主要街巷,锣鼓喧天,欢声笑语直冲云霄。
州衙也难得卸下了平日的肃穆,大门上悬挂着巨大的喜庆灯笼,衙役们脸上也带着轻松的笑意。崔?体恤下属,除了必要的巡城守备人员外,给所有官吏衙役都放了假,让他们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即便是那些需要值守的军士,他也特意吩咐厨房准备了比平日丰盛得多的酒肉饭菜,并承诺日后轮休补假,仁厚之心,令将士们无不感佩。
城中最繁华的地段,临江仙酒楼更是装扮得如同仙境琼楼。门前扎起了高大的彩楼,檐下挂满了各式各样精巧绝伦的花灯,有栩栩如生的走马灯,有含苞待放的莲花灯,有展翅欲飞的仙鹤灯……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赏。
更引人注目的是,酒楼内外还悬挂了数百盏特制的谜灯。每盏灯下都垂着一枚小巧的木牌,上书谜面,若有才子佳人能猜中谜底,便可揭下木牌,到柜台换取相应的彩头,或是精致的点心,或是临江仙特酿的美酒,甚至还有价值不菲的金银锞子。此举一出,顿时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闺秀少年聚集于此,或冥思苦想,或交头接耳,气氛热烈非凡。
酒楼老板娘红泠,今日更是盛装出席。她舍弃了平日偏爱的紫、黑等冷艳色调,换上了一身极为喜庆的正红色织金牡丹纹锦缎长袄,下系石榴红百迭裙,乌云般的秀发梳成雍容华贵的牡丹髻,簪着赤金点翠步摇,耳坠明珠,眉间贴着精巧的花钿。她本就美艳不可方物,此刻在这身红衣与璀璨灯火的映衬下,更是肤光胜雪,眼波流转间媚意横生,却又因那抹鲜红而平添了几分罕见的、灼灼逼人的明艳与活力。她穿梭于宾客之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亲自为猜中灯谜者颁发彩头,引得阵阵喝彩与倾慕的目光。然而,她那看似愉悦的眼眸深处,偶尔掠过的一丝复杂与探寻,却无人察觉。她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州衙的方向,飘向那个可能出现的清瘦身影。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暮色为邕州城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纱衣。州衙后宅小院,崔?与颜清秋也用过了简单的晚膳。
颜清秋今日也特意打扮了一番。她穿着一身新裁的月白底绣淡紫色缠枝莲纹的襦裙,外罩一件浅杏色软缎披风,青丝如瀑,仅用一支素雅的玉簪绾起,略施粉黛,清丽绝俗,宛如月宫仙子临凡。她细心地为崔?整理了一下略显宽大的湛蓝色儒生便袍的衣领,柔声道:“皓月,伤口刚好些,不宜久站,我们略逛一逛便回来,可好?”
崔?看着她眼中关切的神色,心中暖意融融,握住她微凉的手,笑道:“无妨,整日闷在屋里,也该出去透透气了。听说今年灯市格外热闹,正好陪你去看看。”他的伤势渐愈,心情也轻松了许多,尤其想与颜清秋共享这难得的太平佳节。
二人相携出了州衙,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颜清秋自然地挽着崔?的臂弯,崔?也小心地护着她,避开拥挤的人群。他们如同世间最寻常的一对爱侣,男的清俊儒雅,女的美貌脱俗,并肩而行,低声笑语,偶尔对视一眼,眸中皆是缱绻柔情。路过的行人无不投来艳羡的目光,真真是应了那句“只羡鸳鸯不羡仙”。
他们随着人流,赏花灯,看杂耍,听曲艺,感受着这弥漫在空气中的、劫后余生的喜悦与安宁。颜清秋脸上始终带着恬淡而幸福的笑容,这段日子照料崔?的辛劳,仿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补偿。崔?亦觉心中宁静,只愿时光就此停驻。
信步闲逛,不觉来到了临江仙楼下。只见此处人头攒动,喝彩声不绝于耳,尤其那数百盏谜灯,更是引人注目。
崔?素来才思敏捷,见猎心喜,便与颜清秋驻足观看。他接连猜中几个颇为刁钻的灯谜,引得周围一片叫好声。红泠在人群中早已看到他们,见他二人举止亲密,形影不离,心中那丝复杂的情绪愈发翻腾,却依旧面上带笑,亲自将彩头——一对精巧的玉兔捣药形状的银锞子——送到崔?手中,语带双关地娇笑道:“崔大人果然才高八斗,名不虚传。这彩头,正合大人与颜姑娘这般……神仙眷侣呢。”她的目光在颜清秋挽着崔?的手上极快地掠过,那一闪而逝的羡慕,被她掩饰得极好,却未能逃过颜清秋敏锐的感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月照寒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