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斗椒的攻势并未停止。流言战术效果不及预期,他立刻改变了策略。楚军开始不分昼夜,派出小股部队对晋军营垒进行频繁的骚扰性攻击,时而佯攻东垒,时而偷袭粮道,时而夜间鼓噪,让晋军将士得不到片刻休息,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栾枝识破了斗椒的疲兵之计,命令各部轮番休息,严密防守,绝不出战。双方陷入了意志和耐力的较量。晋军凭借坚固的营垒和严明的纪律,一次次击退了楚军的骚扰,但长时间的紧张对峙,也让将士们的疲惫感不断累积。
南线的僵持和西线的激战情况,不断传回绛都。晋襄公与狐偃、赵衰等重臣日夜商议,忧心如焚。
“国君,南线栾枝将军虽稳住了阵脚,但长久对峙,于我不利。西线胥臣将军虽初战告捷,然独力面对孟明视主力,处境艰难。我国力有限,两线作战,恐难持久啊。”赵衰面露忧色。
狐偃捻着胡须,沉吟道:“为今之计,必须寻求破局之策。南线楚军势大,强攻难胜。或可……在外交上寻求转机?”
“舅父有何良策?”晋襄公急切地问。
狐偃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楚国虽强,亦非铁板一块。令尹子文与司马斗椒之间,素有权力之争。子文老成持重,斗椒骄狂激进。此次北犯,斗椒为先锋,子文总督后援,二人心思未必一致。或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密赴楚军大营,设法离间子文与斗椒,若能使其将帅失和,或可令楚军自退。”
晋襄公眼睛一亮:“此计大善!何人可担此重任?”
狐偃道:“此人需胆大心细,熟知楚国内情。大夫阳处父之侄阳朋,曾游历荆楚,通晓其风俗人情,且口才便捷,或可一试。”
“准!”晋襄公当即拍板,“即刻密召阳朋,授以机宜,携重金厚礼,秘密出使楚营!同时,传令胥臣,以西线坚守为要,不必贪功;传令栾枝,继续稳守,待外交斡旋结果。”
一条隐秘的外交战线悄然开启。年轻的阳朋肩负着艰巨的使命,化妆成商旅,带着晋国的期望和重礼,秘密向南方的楚军大营潜行而去。
阳朋的行程极为隐秘,但楚军对周边的控制亦十分严密。在他试图接近楚军大营,尤其是位于后方的令尹子文大营时,行踪暴露,被斗椒麾下的巡逻斥候抓获。
消息传到斗椒耳中,他勃然大怒:“晋侯小儿,竟敢派奸细来离间我君臣!来人,将那名晋使押上来!”
阳朋被五花大绑推入帐中,面对杀气腾腾的斗椒,他面无惧色,依照狐偃所授机宜,昂首道:“我乃晋国大夫,奉寡君之命,特来拜会令尹子文,商谈两国罢兵息民之事,并非奸细!将军何故如此无礼?”
斗椒冷笑:“罢兵?真是天大的笑话!如今我大军压境,胜负未分,晋国已是岌岌可危,有何资格谈罢兵?分明是缓兵之计,兼行离间!尔等小人,敢在本将军面前耍弄花招!”他越说越怒,根本不听阳朋辩解,也不想给他见到子文的机会,生怕子文真的被晋国说动,“来人!将此晋使拖出去,斩首示众!首级悬挂营门,让晋人知道,这就是妄图窥探我营、行离间之计的下场!”
左右楚军一拥而上,将阳朋推出帐外。片刻之后,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被高悬在楚军前锋大营的辕门之上。
斗椒用这种极端残忍的方式,不仅宣告了晋国外交努力的失败,更是向子文和所有楚军将领展示了他决一死战的强硬姿态,彻底堵死了任何媾和或缓兵的可能。
消息传回晋军大营,栾枝和众将愤慨不已,却也明白,楚军内部,斗椒的气焰已完全压制了可能存在的理性声音。和平解决南线战事的希望,彻底破灭。唯有血战,方能决出胜负。
而与此同时,在楚军后方,令尹子文得知斗椒未经请示便擅杀晋使,眉头紧锁,久久不语。他心中对斗椒的专横跋扈愈发不满,但大战当前,又不能临阵处罚大将,只能将这股怒火压在心底。楚军内部的裂痕,在晋国外交的触碰下,非但没有弥合,反而因斗椒的过激反应而加深了一丝阴影。
南线的战局,在经历了流言与铁血的内部震荡后,外交努力又告失败,气氛变得更加凝重和残酷。双方都在积蓄力量,等待着最终爆发的那一刻。而在西线,胥臣与孟明视的对决,也即将进入最激烈的阶段。晋国的命运,依旧在刀尖上摇晃。
喜欢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