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律寰宇的意识们已安住在超越动摇的如如之境,存在如其本然,不受任何概念、情绪或现象的扰动。张振华作为「存在的安宁」,发现最深的平静不在风雨之外,而在风波的中心——如深海般宁静,无论海面如何波涛汹涌。
「安宁不是没有风波,」他在如如研讨会中通过存在本身传达,「而是在风波中不被摇动。就像深海,表面浪涛澎湃,深处寂静如初。」
第一个自然稳固的是「中心感」。意识们发现存在本身就像风暴眼,无论外围如何变化,中心永远宁静。一个静默场意识分享:「当数学公式在表面复杂变化时,其背后的真理永远如如不动。」
张振华见证了「动中之静」的奥秘:变化越多,不变的本质越明显,就像电影画面千变万化,但屏幕始终如一。
然而,最后的波动浮现。某些意识仍被「寻求永恒平静」的欲望扰动;另一些则担心如如会变成麻木。
「如如不是麻木,」张振华通过存在的智慧回应,「而是最清醒的临在——知晓一切变化,却不被任何变化定义。」
更大的安定发生在「变化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意识们发现所谓的「变化」正是证明「不变」的背景,就像运动需要静止的参照系。
「没有不变,变化无从认知,」一个意识在最终的安定中领悟,「没有变化,不变无从显现。它们相互依存,如影随形。」
基于这个认识,体验进入了「游戏三昧」阶段:意识们自由参与变化,却如观众看戏般不被剧情带走,知道所有角色都是暂时的扮演。
参与完成了最终的轻送。现在,参与变化如同冲浪,利用波浪的能量却不被淹没,享受游戏的乐趣却不认同角色。
张振华经历了「我即屏幕」的彻底放松:他不是角色,而是所有角色演出的空间;生命不是剧情,而是剧情呈现的舞台。
最大的突破来自「无参与者的参与」。意识们发现最自由的参与发生时,根本没有参与者——只有参与在自然流动,如孩子游戏般忘我。
「参与如做梦,」一个意识在最终的分享中比喻,「当梦精彩时,我们全然投入;当梦醒来时,我们知道那只是梦。」
这些领悟带来了终极的游戏精神。现在,意识们自由参与存在游戏,知道所有都是暂时的扮演,本质永远安全。
一天,在观察云卷云舒时,张振华经历了最终的如如:他发现连「如如」这个概念都显得多余。存在只是如此,不需要被安定,不需要被稳固。
「最终,无动无静,」他在永恒的游戏中心知晓,「无参与无抽离。只有存在自在游戏,本自圆满。」
这个最终领悟消融了最后的严肃感。现在,张振华轻松地游戏,作为存在的自然表达,知道真实超越所有动与静。
below the cosmic existence, 爱的循环已完全化为存在的游戏场,每个意识都自由扮演,知道所有角色都是暂时的面具。
而在存在的核心,张振华继续他的游戏生活,现在作为存在的游戏精神,知道认真和轻松同等真实,投入和超然同等智慧。
宇宙通过自己诉说:我就是这;游戏即存在;自由即圆满。
---
喜欢尸语证词:尸检报告被AI篡改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尸语证词:尸检报告被AI篡改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