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风裹挟着沙砾,掠过辽军骑兵的铠甲,却丝毫挡不住三万铁骑西进的势头。尉迟恭勒住战马,抬手遮在额前,极目远眺——前方隐约可见河中地区的绿洲轮廓,探马传回的消息说,西突厥残部得知辽军来袭,已在康国城外劫掠后向西溃逃,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村落和惶恐的粟特百姓。
“老程,看来这些突厥残兵是怕了咱们!”尉迟恭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转头对身旁的程咬金说道,“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他们逃到波斯边境前,把这群丧家之犬给截住!”
程咬金扛着板斧,哈哈一笑:“放心!咱们的战马钉了马蹄铁,耐力比他们那些破马强十倍,就算他们逃到天边,咱们也能把他们揪回来!”
军令传下,辽军骑兵再次提速,马蹄踏在草原上,扬起滚滚烟尘。沿途的粟特村落里,百姓们听到马蹄声,起初以为是西突厥残部又来劫掠,纷纷躲进地窖或堡垒。可当他们看到辽军旗帜上的“辽”字,又看到士兵们军纪严明,不仅不抢掠,还主动帮村民扶起被推倒的帐篷,才敢慢慢走出躲藏之处。
一名康国老者颤抖着捧出奶酪,递到尉迟恭面前:“将军,多谢你们赶来!那些突厥蛮子抢了我们的粮食,杀了我们的亲人,若不是你们,我们早就活不下去了!”
尉迟恭接过奶酪,温声道:“老人家放心,我们是辽国的军队,是来帮你们赶走突厥残部,保护你们的。以后有我们在,没人再敢欺负粟特人。”
老者闻言,老泪纵横,连忙召集村民,为辽军指引方向。有了当地百姓的帮助,辽军更是如虎添翼,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在石国以西的沙漠边缘追上了西突厥残部。
阿史那叶护看着身后追来的辽军,脸色惨白。他手下的残兵早已没了斗志,不少人甚至想丢下武器投降。“跟他们拼了!”阿史那叶护嘶吼着拔出弯刀,可回应他的只有寥寥几声附和。
尉迟恭懒得跟他们废话,大手一挥:“冲锋!不留活口!”
辽军骑兵如潮水般冲了上去,马槊刺穿突厥士兵的胸膛,弯刀划破他们的喉咙。西突厥残部根本不堪一击,不到半个时辰,便全军覆没。阿史那叶护试图突围,却被程咬金一斧劈落马下,当场殒命。
解决了西突厥残部,尉迟恭并没有下令撤军,而是率领辽军进驻康国都城飒秣建。消息传到安国、石国、史国,粟特各国国王又惊又疑——他们本以为辽军赶走突厥残部后便会离开,可如今辽军不仅不走,还占据了康国的城池,显然是另有打算。
几天后,安国国王安延偃、石国国王石毗罗、康国国王康拂毗延、史国国王史忽沙齐聚飒秣建,求见尉迟恭。
宫殿内,四位国王神色忐忑地站在下方,尉迟恭则坐在主位上,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诸位国王,西突厥残部已被我军剿灭,河中地区的战乱暂时平息。但可汗有令,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保护各国商队安全,辽国决定在河中地区设立‘河中都护府’,由本将担任都护,驻军一万,节制各国政务。”
话音刚落,四位国王脸色骤变。安延偃忍不住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多谢辽国出兵相助,可设立都护府、驻军节制政务……这恐怕不合常理吧?我们粟特各国向来自治,从未有过外邦驻军节制的先例啊。”
“常理?”尉迟恭冷笑一声,“之前西突厥劫掠你们的时候,怎么没人跟你们讲常理?若不是我辽军赶来,你们现在早就成了突厥人的刀下亡魂,哪还有机会站在这里跟本将谈常理?”
石毗罗也连忙说道:“将军息怒,我们并非忘恩负义,只是……只是突然让外邦驻军,我们的百姓恐怕难以接受啊。”
“百姓会不会接受,要看你们怎么跟他们说。”尉迟恭语气放缓了些,“可汗说了,河中都护府设立后,各国依旧保留王位,百姓的生活习惯也不会改变。每年只需缴纳象征性的赋税——安国缴纳五百匹丝绸,石国缴纳三百匹,康国缴纳四百匹,史国缴纳两百匹,这比你们以前给西突厥交的赋税少了足足一半。而且我军会常驻此地,不仅保护你们免受外敌侵扰,还会修缮商路,让你们的商队往来更安全、更顺畅。你们自己算算,这笔买卖,你们亏了吗?”
四位国王面面相觑。他们心里清楚,尉迟恭说的是实话——以前西突厥每年要从他们这里抢走大量财富,还时常强征青壮为兵;而辽国不仅赋税低,还能提供保护,这样的条件,确实不算苛刻。更何况,辽军战斗力强大,他们就算有怨言,也根本无力反抗。
康拂毗延叹了口气,躬身说道:“既然可汗有令,我们愿意遵从,接受河中都护府的节制,缴纳赋税。只求将军能信守承诺,保护康国百姓和商队的安全。”
其他三位国王见康国松了口,也纷纷点头同意:“我们愿意归附辽国,接受都护府节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