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王城南京的行政学院内,晨读声朗朗。李世民身着青色学员服,坐在课堂中,手中捧着《辽国官吏考核章程》,眼神专注而震撼。讲台上,辽国吏部尚书正详细讲解着辽国的“管理考核制度”,从官吏的政绩评估到晋升标准,从日常考勤到民生指标,每一项都规定得细致入微,甚至连官吏下乡的次数、解决民间纠纷的效率都纳入了考核范围。
“诸位请看,”吏部尚书指着黑板上的表格,“我辽国安设‘考功司’,每季度对全国官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等。考评为‘优’者,优先晋升;考评为‘差’者,轻则降职,重则罢官。如此一来,官吏们才不敢懈怠,才能真正为百姓办实事。”
李世民低头看着手中的章程,心中满是触动。他在唐国时,也曾见过官吏考核,可大多流于形式,考核标准模糊,不少官吏靠关系、靠贿赂就能晋升,真正为百姓做事的人却常常被埋没。而辽国的考核制度,却像一把精准的尺子,将官吏的优劣清晰衡量,让能者上、庸者下,这才是治国之道啊!
“尚书大人,”李世民忍不住举手提问,“若是官吏考核时弄虚作假,该如何处置?”
吏部尚书笑着点头:“秦王问得好。我辽国除了考功司,还设有‘监察院’,专门负责监督官吏,无论是考核舞弊还是贪赃枉法,一旦查实,严惩不贷。监察院的御史直接对可汗负责,任何人都无权干涉,这就是所谓的‘纪委’职能,目的就是确保吏治清明。”
李世民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为何辽国能将江南、河北、河东、辽东等多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有完善的考核制度,还有严格的监察体系,双管齐下,才能让官吏不敢贪、不敢懒,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世民彻底沉下心来,像个普通学员一样在行政学院学习。他不仅学习辽国的政务制度,还跟着学院的导师和地方官吏下乡,亲自参与政务处理。在晋州的一个县城里,他跟着县丞处理过邻里的土地纠纷——通过查阅辽国统一绘制的土地册、听取双方证词,不到半日就公正裁决,让双方心服口服;他还跟着农官去田间查看庄稼长势,学习如何根据土壤情况调整种植方案,如何使用蒸汽机抽水灌溉。
每一次实践,都让李世民对辽国的治理有更深的理解。他看着县丞办公室里悬挂的“民生台账”,上面详细记录着每户百姓的人口、田地、收入,甚至还有老人的赡养情况、孩童的入学情况;他看着县衙门口设立的“百姓意见箱”,每天都有专人开箱整理,百姓的诉求都会在三日内得到回应。这些细节,是唐国从未有过的,也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殿下,”同行的长孙无忌在一旁轻声感叹,“辽国的治理,已到了‘精细化’的地步。从中央到地方,制度完善、权责清晰,官吏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咱们唐国与辽国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啊!”
李世民沉默着点头,心中既有震撼,也有不甘。他多想将辽国的制度带回唐国,可他知道,唐国的士族势力根深蒂固,李渊又被权力蒙蔽,这些制度根本无法推行。如今的他,只能像个学生一样,贪婪地吸收着辽国的治国经验,却不知这些经验日后能否有机会用上。
而此时的中原南部,战火已燃。辽国按照耶律现的部署,在与窦建德交界的沧州地区制造摩擦——辽军以“窦建德纵容部下劫掠辽国商队”为由,派遣薛万彻率领五万精锐出战。
窦建德的军队虽有一定战力,却根本不是辽军的对手。辽军装备着燧发枪和火炮,战术先进,配合默契;而窦建德的军队大多是农民出身,武器简陋,缺乏训练。双方刚一交战,窦建德的军队就溃不成军,辽军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就攻占了窦建德的重镇聊城。
窦建德亲自率军反扑,却在聊城城外遭遇辽军伏击。辽军的火炮轰鸣,燧发枪齐射,窦建德的军队死伤惨重,他本人也被辽军俘虏。面对薛万彻的劝降,窦建德看着麾下残兵,又想起辽国治理下百姓的安稳生活,最终选择了投降。
随着窦建德的投降,他所掌控的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等地尽数落入辽国手中。耶律现接到捷报后,立刻下令在这些地区推行辽国的制度——清查土地、减免赋税、推广新农具、设立学堂,短短一个月,这些地区就恢复了秩序,百姓们对辽国的接纳度也越来越高。
而中原的另一端,唐国与郑国的战事也进入了白热化。王世充凭借着从辽国购买的新式军械,士气大振,对李建成率领的唐军发起了猛烈进攻。李建成本就缺乏指挥才能,面对王世充的攻势,屡屡失误,唐军节节败退,最终在潼关城外大败。
李建成和李元吉见势不妙,竟弃军而逃,率领残部退回长安。王世充趁机夺取潼关,率领大军长驱直入,直逼关中腹地。就在关中百姓人心惶惶、唐国危在旦夕之际,李道宗挺身而出,率领关中守军在渭水南岸布防。
李道宗虽年轻,却颇有军事才能。他利用渭水的地理优势,设下埋伏,又动员关中百姓支援唐军,最终在渭水之战中击败王世充的军队,成功将郑国大军挡在了关中之外,甚至还趁机反推,收复了部分失地。
消息传到辽国王城,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惊出一身冷汗。他们没想到,自己在辽国学习的这段时间,唐国竟遭遇了如此危机。
“殿下,”长孙无忌脸色凝重,“如今窦建德已灭,王世充虽被击退,却仍占据潼关,唐国处境危急。我们必须尽快返回长安,协助陛下稳定局势!”
李世民心中也是焦急万分。他看着手中还未看完的《辽国民生治理手册》,又想起唐国的危局,心中满是矛盾——他渴望在辽国学到更多治国之道,可唐国的安危又让他无法安心留下。
而此时的耶律现,正站在舆图前,看着关中的方向,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他知道,唐国经此一役,元气大伤,王世充也实力受损,接下来,就是辽国挥师南下,一统中原的最佳时机了。
(未完待续)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