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完字的杨志才,喝了几口水,正琢磨又和哪位同学联系下,煲会儿电话粥。
三哥兴冲冲地跑回来,“志才,走,我们下楼,发现一个好地方,吴哥还在下面等。”
“是吗?哥,得去看看。”
刚说完,又回头说,“三嫂,你也一块去看看。”
闲来无事,三嫂爽快地答应了。
本以为是灵江西岸那边,结果吴哥开车去的是,城西东岸的一处小街道的位置。
前世杨志才两年后,就去了杭州,对于新绵城市的发展,实际上不是很了解的。
路上,吴哥和三哥两人的介绍,让他大致明白了缘由。
今天在杨志才勾划的四个位置,两人反复跑了几趟,最终认为两个地方的位置最佳。
可是始终没有合适的场地可选。
午饭时间到了,两人就在这边小店吃饭,快吃完的时候,一位食客和饭店老板的对话,引起了他俩的注意。
原来附近街道小厂,纸箱包装厂破产了,吃饭的人就是里面工作人员。
厂子连年亏损,工人工资都拖欠了大半年了,街道计划把厂卖了,用作补付工资及职工遣散费。
吴哥和那人搭话,才知道这个厂面积不小,工人也不多,几十个人,里面厂房、厂库、办公室、洗澡设备都是有的。
两人和那位朋友进到厂区,一阵瞎逛,不仅场地合适,还听说价格极其便宜,所以就找杨志才过来了。
厂里没人生产,面对门卫,付出一支香烟的代价,四人就进去了。
里面主要建筑三栋,一栋二层小楼,比较新,应该是几年前粉刷过,办公室无疑,上下20多个房间,一楼居然还有个容纳百人左右的会议室。
左近的4间仓库的布局,就是一楼带钢结构盖的设计,正面也是5间类似的厂房。
“小杨,4间仓库改造下,可做库房和维修车间,楼上10几个房间可做职工宿舍,下面办公室和会议室也有,左边洗手水管处,甚至可以搞个小食堂。”
说着,指向正面厂房和一些绿植,“如果把这个厂房拆了,把绿植填平,再硬化成水泥场地,估计80辆车随便停。”
“你看,仓库那边围墙再开道门,一小距离就是滨江路,前后门都有,就是最好的出租车公司场地了。”
吴哥说话,杨志才也是眼睛一亮,他这样一规划,感觉相当的有操作性。
三哥也补充说,“小弟,我刚和吴哥还测算了下,如果把厂房拆了,光卖废铁可能都够改造了。”
他看了下厂房钢结构横梁,认同的点了头。
“那维修厂怎么搞,吴哥。”
杨志才发现吴哥这人和王志哥一样,头脑很活,于是随意问道。
“我这个老奥拓,经常出问题,认识几个小老板;你这弄好,可以出租给他们,公司车新,就是普通保养和维修,收个工时费就行;要么并入公司,修车业务、维修分成就可以了,钱都不花。”
杨志才不得不佩服吴哥的计划:绝。
关键他还知道,离这个厂100米左右,一条直通西岸的桥,明年就该立项开建了。
他说,“你们打听过卖价没?”
三哥说,“听哪位工人说,20万左右。”
吴哥接着说,“小杨,你有熟人的话,可以参照我们厂的处理方式,你只需吸纳几名,里面的工人再上岗,那价格更便宜了。”
杨志才问道“比如说?”
“老大爷门卫,出租车司机、做饭的、清洁工之类。”吴哥给出答案。
是呀,现在那个厂里面,都有几个能开车的人啊!这算下来,用工人数还不少。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三嫂也低声说,这个位置好。
“行,吴哥,待会儿你们再去转转,我联系下再说。”
四个人出厂后,上车。
杨志才心血来潮,让吴哥绕道滨江路走一下,看看后门出去的位置。
在滨江路上,把吴哥的规划一合并,还真是个好主意。
往前开了不到200米,杨志才看了下,一家新的楼盘建设图,让吴哥停车,自己去看下。
效果图是一栋七层的,椭圆形建筑,后面还有两栋,普通方块型住宅,算是袖珍楼盘。
这么偏僻的位置,临江这边地势低矮,商铺卖出去的几率,有点小,但布局很不错。
他看了下与纸箱厂的距离,150米左右。
知道临街的铺面,往东走不过300来米,就是服装商铺的位置。
他在这里站了几分钟,脑袋飞速地构思了可能性,这才转头听着,吴哥向三哥吐槽自己破车各种的不好。
说道,“吴哥,我三哥现在独立开车,到底是个水平,驾照能过吗?”
“小杨,你哥学车很认真,我的技术应该可以;他现在独立开车一点问题没有,驾照相信能过的。”
“嗯”,他点了点头。
拿出手机,给杨津娜打了个电话,“娜姐,在干嘛呢?”
“马上下班了,啥事,才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