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星际义务科学修仙
“科学派星际教育”改革的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整个联盟。全新的教材、智能的教学助手、沉浸式的虚拟实训……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首先在联盟的核心星域、资源优越的学院中扎根发芽,培养出的第一批“科学修仙”学子,确实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潜力和适应性。
然而,林枫站在流云宗最高的观测塔上,俯瞰着下方星海中点点繁星,眉头却并未舒展。最新的教育普查数据报告,正以灵光字幕的形式悬浮在他面前,冰冷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教育革命的红利,并未惠及全体联盟公民,巨大的鸿沟正在形成。
报告显示:
? 地域差距惊人: 联盟核心三十六星域,适龄青少年“科学修仙”基础教育普及率已达到98%,虚拟实训舱覆盖率超过80%。而在边远的、如“碎星带”、“尘埃云”等资源枯竭型星域,普及率不足30%,许多地方甚至连最基础的灵能网络都未完全覆盖,孩子们还在用着几十年前淘汰的、只能播放固定影像的“留影玉简”学习。
? 阶层固化加剧: 富裕家族、宗门子弟,享受着定制化的AI导师、最新款的实训舱,甚至能通过“跨位面学术网络”远程聆听大师课程。而普通工人、灵农家庭的孩子,却可能连购买一个最基础的“个人灵网接入终端”都捉襟见肘。天赋相近的孩子,因出身不同,未来的发展道路可能天差地别。
? 传统阻力顽固: 在许多偏远的、传统势力根深蒂固的星球,旧式宗门和家族依然牢牢控制着教育权,他们抵制新教材,将虚拟实训舱视为“玩物丧志”,强迫子弟接受封闭、僵化的旧式教育,导致大量人才被埋没。
“我们打造了最先进的快车,却忘了给所有人修建上车的月台。”教育总署的负责人面色羞愧地汇报,“长此以往,联盟内部将出现严重的‘知识断层’和‘人才割裂’。核心区高歌猛进,边远区停滞不前,这不仅关乎公平,更会动摇联盟的根基——当大部分公民无法理解和支持联盟的科技发展方向时,我们如何凝聚整个文明的力量,应对星海的挑战?”
“这不是我们改革的初衷!”苏晓的声音带着一丝火气,“科学修仙的意义,在于开启民智,释放每一个个体的潜能,而不是制造新的不平等!我们必须确保机会的公平!否则,这所谓的‘革命’,不过是换了一小撮人的游戏规则罢了!”
林枫沉默良久,目光扫过星图上那些黯淡的、被标记为“教育滞后区”的星域,最终缓缓开口,声音坚定而有力:“既然如此,那就将这种‘机会’,以文明最高意志的形式,确定为每一个联盟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和义务!启动‘基石计划’——在联盟全境,强制推行 ‘星际义务科学修仙’教育制度!”
此令一出,石破天惊!这已不仅仅是教育改革,而是触及联盟根本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的惊天动地之举!
“星际义务科学修仙”法案的核心要点,迅速颁布:
1. 全民性与强制性: 法案规定,联盟境内所有6至18岁的公民,无论出身、地域、灵根优劣,必须接受为期12年的免费、统一的“科学修仙”基础教育。拒绝送子女入学的家庭,将承担法律责任。
2. 资源绝对保障: 联盟中央财政设立“义务教育专项基金”,由“星际贸易”收益直接划拨,确保即使最偏远的星域,也能建立标准化的“义务修仙学院”,配备基础的AI教学系统和虚拟实训设备。同时,启动“灵网普惠工程”,目标是让联盟疆域内灵能网络信号覆盖率达到100%。
3. 内容标准化: 制定全国统一的、最低限度的“科学修仙”课程标准,确保无论身处何地,每个孩子都能接触到最核心的科学知识、修炼法门和星际常识,打下共同的文明底色。
4. 破除壁垒: 法案明确限制传统宗门、世家对教育资源的垄断,鼓励甚至强制要求优质师资、课程资源通过“跨位面学术网络”向偏远地区共享。设立“优秀贫困生扶持计划”,确保天赋出众的寒门子弟不会因经济原因被埋没。
法案的推行,遭遇了联盟立国以来最强大的阻力风暴!
既得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扑: 那些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传统大宗门、大世家,视此为动摇其千年根基的“刨根”之举,联合起来,在最高议会吵翻了天,甚至暗中煽动舆论,污蔑义务教育是“与民争利”、“毁灭修仙传统”、“培养没有灵魂的机器”。
地方保护主义的软抵抗: 许多偏远星域的统治者,习惯了当“土皇帝”,不愿中央力量深入,以“资源不足”、“条件不成熟”、“民俗特殊”等借口,阳奉阴违,拖延执行。
底层民众的疑虑与不适应: 许多普通家庭,尤其是世代务农或从事低端灵能产业的民众,对陌生的“科学修仙”充满疑虑,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早点干活补贴家用,对强制入学非常抵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仙之我在搞科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修仙之我在搞科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