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丹药品控星际统一
“启明星”计划的“探针”行动,带回了与“晶簇族”成功建立贸易联系的捷报,联盟上下欢欣鼓舞。然而,这份喜悦还没捂热乎,一盆冷水就当头浇下——出大事了!
卖给晶簇族的那批“固元丹”,非但没帮他们强化身体,反而捅了大篓子。好几百号水晶模样的晶簇人,用了丹药后,身体变得跟玻璃似的,脆得一碰就碎,动作慢得像是放了慢镜头,差点引发两个文明间的第一次外交危机!
联盟这边也吓得不轻,赶紧派专家团过去查。这一查才发现,问题不是丹药质量不行,而是晶簇族某个部落住的地方,环境辐射有点特别,跟丹药里一种不起眼的辅料“杠上了”,产生了谁也没料到的怪反应,把补药变成了“脆化剂”。
祸不单行,几乎同时,另一个刚联系上的、像一团气似的“流风族”,试用联盟的“凝形丹”时,也差点因为能量失控把自己给吹散了。
这两档子事,可把联盟高层给整懵了。大伙儿这才猛然惊醒:以前那套在人类地盘上好使的丹药标准,放到五花八门的外星人那儿,根本不好使!宇宙里生命形态千奇百怪,碳基的、硅基的、气体的、能量的……你那对人族是灵丹妙药,对别的种族可能就是穿肠毒药。再按老办法卖药,别说赚钱扩张了,怕是很快就要变成“星际公敌”了!
“必须搞一套能通用于星际的丹药标准!不然这贸易没法干了!”商务部长在紧急会议上急得直拍桌子。
“说得轻巧!”一位白发苍苍的丹道老宗师直摇头,“你咋知道那些外星佬肚子里是啥构造?难不成还能给每个外星种族都量身定做一套标准?那得做到猴年马月去!”
会议室里顿时吵成一锅粥,传统派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愁云惨淡。
关键时刻,还是苏晓站了出来,提出了个新思路:“咱们可能想岔了。咱们没必要、也不可能预先知道所有外星人的身体细节。咱们要做的,不是提供一个‘万能药’,而是提供一个‘超级详细的说明书’。”
她打了个比方:“就像卖药得有说明书,写清楚成分、治啥病、有啥副作用、哪些人不能用。至于这药对你具体有没有效,得由你和你的医生来判断。咱们要做的,就是把丹药的‘能量属性’、‘起效原理’、‘可能跟谁打架’这些信息,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确保这些信息绝对真实、没法造假。然后把判断适不适合用的责任,分担给买家。”
这话一下子点醒了众人。对啊,何必大包大揽?把信息透明化,风险共担,才是正道!
“那具体咋搞?”林枫追问,看到了希望。
“靠咱们的两大王牌——”苏晓信心十足,“灵力区块链和人工智能!”
一项名为“万流归宗”的星际丹药标准升级计划,火速上马。
第一招,给丹药办“数字身份证”(区块链技术上场)。
联盟立下死规矩:以后所有出口的丹药,出厂时必须带上一个用最新灵力区块链技术生成的、谁也改不了的“数字护照”。这护照里详细记录着:
? 能量频谱:这丹药主要释放哪种能量,强度咋样。
? 规则互动:这药力跟常见的物理规则(比如能量守恒)会咋样互相影响。
? 禁忌提示:基于目前知道的有限外星人知识,标明可能对哪些类型的生命有风险(比如“硅基生命慎用,可能脆化”、“等离子体生命注意能量失控”)。
? 全流程溯源:用了啥材料、谁炼的、啥时候在哪炼的,一清二楚,出了问题能找到源头。
这“数字护照”就像个超级防伪二维码,需要用特制的法器才能读取里面海量的加密信息。
第二招,建个“星际用药大数据云库”(人工智能发力)。
联盟拉着“晶簇族”、“流风族”这些初期难兄难弟,一起搭建一个需要授权才能访问的共享数据库。各个文明可以自愿(在保护核心机密的前提下)上传自己种族的基本生理数据和用了各种丹药后的效果反馈。苏晓团队的王牌AI“太初”就负责分析这些海量数据,不断学习,优化丹药和不同外星人匹配的模型,然后动态更新“数字护照”里的风险提示。用的人越多,数据越丰富,AI就越聪明,提示就越准。
第三招,拉大家一起玩(去中心化验证)。
联盟不搞独家垄断,把“数字护照”的读取规则和数据库的查询接口,有限度地开放给重要的贸易伙伴甚至一些中立的星际组织。鼓励他们自己建立验证点,自己判断丹药靠不靠谱。这样既分担了联盟的压力,也让这套标准更有公信力。
这计划一开始推行得并不顺利。很多老丹师觉得太麻烦,削弱了丹药的神秘感;一些外星文明担心数据安全,不愿分享信息;还有不怀好意的竞争对手在背后造谣,说联盟的丹药不安全,想抢生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仙之我在搞科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修仙之我在搞科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