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空间折叠稳定技术
“反物质炼丹突破”实验的惨烈失败,如同一声丧钟,在联盟上空久久回荡。玄玑真人的壮烈牺牲,不仅让联盟痛失一位丹道泰斗,更残酷地揭示了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他们梦寐以求的终极能源之路“反物质”,从其存在的根源上,就可能已被潜在的敌人“播种者”设下了恶毒的规则陷阱!这条看似通往星辰大海的捷径,实则是通往毁灭的悬崖。巨大的挫败感和更深沉的危机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位知情者心头。
然而,祸兮福所倚。玄玑真人以生命为代价,不仅验证了“规则层面驾驭”思路的可行性,其最后时刻以自身道则强行弥合规则崩塌的壮举,更是在那片毁灭性的“空间坍塌”废墟中,留下了一道极其珍贵、稍纵即逝的“规则伤疤”。这道伤疤,是两种宇宙规则剧烈碰撞、湮灭后又勉强愈合的奇异产物,其中蕴含的关于空间结构稳定与崩塌的瞬间奥秘,对于一直在苦苦攻关“空间折叠稳定技术”的联盟而言,无异于一座蕴藏着终极答案的宝库!
“空间折叠技术”,是联盟科技树的基石之一。从“空间折叠炼丹房”到“魔改版量子传送丹”,从“跨位面材料供应链”到构想中的“星际远航”,无不依赖于对空间的精妙操控。然而,空间折叠的稳定性,始终是制约其大规模、安全应用的瓶颈。折叠后的空间结构脆弱,易受干扰,维持能耗巨大,且存在失控扩张或骤然坍缩的风险,之前的“空间坍塌危机”便是血的教训。提升空间折叠的稳定性和效率,是联盟迈向更深空、掌控更强大力量的必经之路。
此前,联盟的“空间锚定技术突破”主要侧重于“钉住”空间坐标,防止移位,属于相对静态的稳定。而对于折叠空间内部动态的、持续的“结构强化”,进展缓慢。如今,玄玑真人用生命换来的这道“规则伤疤”,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能够直接“观察”空间规则在极端状态下如何“自愈”的窗口。
实验失败后,那片位于流云宗地底深处的禁区,被最高级别的“力场护盾”层层封锁,列为联盟最高机密“创痕区”。以林枫、苏晓为首,汇聚了联盟最顶尖的空间阵法大师、灵子物理学家和器灵逻辑专家的“空间结构稳定”攻关小组,在经受了导师陨落的巨大悲痛后,化悲愤为力量,第一时间进驻“创痕区”,开始了争分夺秒的研究。
研究环境极其危险。“创痕区”中心,那片被玄玑真人勉强弥合的空间,依然极不稳定,时不时会漾起细微的涟漪,散发出令人心悸的规则波动。任何微小的干扰,都可能引发二次坍塌。研究人员必须穿着特制的“空间隔振服”,在灵枢-玄玑分体的实时监控下,如履薄冰地进行探测。
最初的研究步履维艰。常规的探测神念一靠近伤疤核心,就会被紊乱的规则撕碎。各种灵能扫描设备得到的数据也是混沌一片,难以解析。团队士气一度低落。
转机来自于苏晓一个大胆的提议。她回想起在解析“外星科技残片”(星骸)时,曾接触到一种超越灵力感知的、基于高维信息直接映射的“规则共鸣”法门,当时因为过于艰深且风险巨大而被搁置。此刻,面对这同样是规则层面的伤疤,她认为或许可以冒险一试。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眼睛’,不是去看能量的流动,而是去‘感受’规则本身的‘纹理’和‘张力’!”苏晓在小组会议上,目光坚定地阐述,“就像修复一件碎裂的古董,我们不能只看胶水,必须理解瓷器本身的胎质和裂纹的走向!玄玑师尊留下的这道‘伤疤’,就是最直接的‘规则断面’!我们必须读懂它!”
这个提议得到了林枫的坚决支持。在灵枢-玄玑的辅助下,他们结合从“星骸”中破译的残缺法门和联盟已有的“脑波识破技术”,耗费巨大心血,炼制出了一件前所未有的辅助法器——“规则窥镜”。这件法器不探测能量,而是尝试与空间的基础规则进行极其微弱的“共鸣”,将其“结构应力”和“自愈倾向”转化为可视化的灵纹图谱。
当“规则窥镜”第一次成功启动,将那道扭曲的“空间伤疤”内部错综复杂、却又暗含某种深邃规律的规则灵纹投射到光幕上时,整个研究室鸦雀无声,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欢呼!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空间折叠后,其内部规则线是如何扭曲、缠绕、并在破损处如何艰难地重新连接、自我强化的过程!
接下来的日子,研究进入了快车道。林枫带领团队日夜不休地分析海量的规则灵纹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和关键节点。他们发现,空间折叠的稳定性,并非取决于蛮力压制,而在于找到并强化其内部固有的“规则锚点”,以及优化规则线扭曲的“曲率过渡”,避免产生应力的集中点。这完全印证了玄玑真人“规则驾驭”的思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修仙之我在搞科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修仙之我在搞科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