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交易方式: 采用“盲拍式物物交换”。双方将交易物品(或技术资料的数据包)放置于各自指定的、经过严格扫描的中立次元储物空间(由“空间折叠稳定技术”创造),通过通信信道同步确认后,再同时完成空间置换。最大限度降低直接接触风险。
3. 内容管控: 交易内容严格限制在非核心技术、基础理论、稀有材料、特定情报范围内。严禁输出涉及“力场护盾2.0”、“人工智能器灵”、“反物质丹炉”等战略级技术。输入物品需经过“净化塔网络”与“力场护盾”多重隔离扫描,确认无规则污染、意识寄生、物理危害后方可接收。
4. 危机预案: 预设交易失败、遭遇欺诈、遭遇伏击、引来高等文明注视等多种极端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立即切断信道、自毁交易空间、启动“力场护盾2.0”最高警戒、甚至准备小范围“空间坍塌”以隔绝追踪。
【预期收益: 获取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灵感或材料;验证或修正现有科学理论;收集关于“播种者”文明及其他高等存在的间接情报;提升流云宗在多元宇宙中的存在感与影响力。
【巨大风险: 引狼入室;技术泄露;文明污染;触发未知宇宙法则反噬;直接招致“播种者”文明打击。
方案细致入微,将风险控制在可能的最低范围,但其不确定性依然令人心悸。这无异于一场豪赌。
初次接触:谨慎的握手
经过激烈辩论和周密准备,云鹤真人最终拍板,批准“星门”计划首次接触尝试,目标选定风险相对较低的“幽冥鬼工”族。
流云宗耗费巨大资源,在远离宗门的虚空深处,一处天然空间薄弱点,建立了一座小型、可自毁的“星门前哨站”。一切准备就绪后,通过“跨位面信号接收”阵列,向推演出的“幽冥鬼工”族可能活动的频段,发送了一段经过严格加密、包含流云宗基本文明特征(强调秩序、探索、交易意愿)和一份经过处理的、关于高效净化并利用低阶幽冥之气的技术草案(展示价值而非核心机密)的友好信号。
漫长的等待后,就在希望即将渺茫之际,前哨站收到了回应!
一段冰冷、枯寂、却逻辑严谨的信号被解密。对方确认了身份(自称“永夜沉眠之所的工匠”),对技术草案表示了谨慎的兴趣,并提出了交换请求:他们需要一种能稳定束缚高等怨魂意识、防止其灵体溃散的灵纹禁锢技术(恰好是流云宗“纳米修复机器人”技术衍生出的“灵子级微刻阵”的边角应用),愿意用一种他们特有的、能极大增强法器与修士神魂契合度的“心魂钢”冶炼配方作为交换。
条件具备诱惑力,且未触及核心。流云宗方面,由灵枢模拟了数次交易流程,确认无误后,同意了交易。
交易日,气氛紧张到极点。
前哨站内,一座小型“空间折叠储物空间”被激活,流云宗将记载着处理过的“微刻阵”技术的玉简放入。另一边,通过量子信道确认,对方也将一块散发着幽冷光芒的金属锭和记录配方的魂晶置入了他们的空间。
“三、二、一……交换!”
指令下达,两个空间瞬间完成置换!
流云宗方面,立即对得到的“心魂钢”样本和配方进行最严格的隔离扫描。净化塔光芒闪烁,力场护盾层层检测……确认安全!
初步分析显示,“心魂钢”配方真实有效,其原理涉及一种独特的负能量淬火工艺,对提升本命法宝的灵性有奇效!而对方也未表现出任何异常。
第一次跨位面科技交易,成功了!
深化与波澜
初战告捷,极大鼓舞了流云宗。在严格的安全规程下,与“幽冥鬼工”族的交易逐步展开。流云宗用一些优化灵力传导效率的阵法、基础丹药品控标准,换取了更多幽冥特产材料和一些关于灵魂能量本质的基础研究笔记。这些知识虽然基础,却为流云宗在魂器炼制、治疗神魂损伤等方面打开了新思路。
受此鼓舞,流云宗尝试接触“晶壁共生体”。这次接触更为艰难,对方似乎是一种集体意识,交流方式晦涩。经过数轮拉锯式沟通,最终用一项改善灵植光合作用效率的(非核心)环境调控技术,换回了几种能在贫瘠灵脉环境旺盛生长的转基因灵植种子和部分基础基因编辑理念。这些种子在“灵力生态农场”试种后,表现出了惊人的环境适应力和灵气汇聚能力,对治理魔气污染后的土地有巨大价值!
然而,就在流云宗小心翼翼拓展“星门”网络时,危机不期而至。
一次与“幽冥鬼工”族的常规交易后,灵枢在例行扫描换回的“冥河沙”时,发现了极其隐晦的、与之前“数据风暴”中某种底层编码逻辑高度相似的规则印记!这种印记并非破坏性的,更像是一种追踪信标!
“警告!交易物品被植入高维追踪信标!来源指向……本次交易对手‘幽冥鬼工’族!但其技术特征,与‘播种者’文明存在34.7%的相似度!”灵枢发出尖锐警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仙之我在搞科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修仙之我在搞科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