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寒地试种添新绿 欧陆充电织新网
“家和院”的清晨总浸在玉米小米南瓜粥的暖香里。母亲站在智能灶台前,正用勺子把蒸得沙甜的南瓜压成泥,与小米、细玉米粉熬制的粥底充分融合,入口绵密带甜,既给远赴高寒地区的小电驱寒,又能给赶行程的哥哥补能量。“晴晴,快把妹妹的玉米文化节策划案收好,今天要去对接县文旅局,别忘带文化节的LOGO设计稿。”母亲回头喊,目光落在庭院里的三个孩子身上,小电整理着西坡5号的耐高寒试种工具,哥哥调试着充电站的智能适配模块,妹妹捧着文化节的流程表标注细节,嘴里脆生生喊着“试种”“充电”“文化节”。
苏晚晴笑着走过去,给小电的背包塞进暖宝宝和抗高反药物:“都备齐了,青海玉树的试种基地已经联系好,当地合作社派人接应,记得每天报平安。”她拿起小电的试种方案:“西坡5号真能在零下15℃的高寒地区发芽?”小电点点头,语气笃定:“通过抗冻基因导入和低温驯化,种子在冻土解冻后就能萌发,之前在实验室模拟零下20℃环境,发芽率达85%,今天去实地验证,成功了就能填补高寒地区优质玉米品种的空白。”
哥哥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欧洲首批3个乡村充电站要接入当地电网,我得去调试智能适配模块,确保电压、接口和欧洲电网完全匹配,还要培训本地运维团队。”妹妹举起文化节策划案,眼睛亮晶晶的:“我要把文化节和绘本、文旅套餐结合,设置‘玉米种子环球旅行’展区,展示西坡1号到5号的种植故事,还有哥哥的智能装置和爸爸的深加工产品,让大家一站式了解玉米全产业链!”
“爸爸!爸爸!”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国家乡村振兴局的调研通知,快步走出来,“小电,爸爸联系了农业农村部的高寒作物专家,和你一起去玉树;哥哥,欧洲充电站的环保认证材料爸爸已经快递给你,重点对接当地电网公司;妹妹,妈妈陪你去县文旅局,爸爸后天赶去玉树汇合,顺便汇报咱们的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小电抓起一个玉米发糕就往外跑:“太好了!我已经把种子和生物抗冻剂分装完毕,现在就出发去机场!”
送小电和专家去机场,林凡和苏晚晴带着妹妹直奔县文旅局。刚到办公室,就看见文旅局李局长拿着文化节策划案翻看:“‘玉米文化节’这个主题很有特色,既贴合乡村产业,又有文化内涵,县里会给予资金和宣传支持,还要申报省级乡村文旅示范项目!”妹妹立刻补充:“我们还计划邀请国际绘本展的嘉宾和欧洲的农场主代表视频连线,让文化节走向国际!”李局长笑着点头:“这个想法好!既展示本土文化,又有国际视野,咱们一起把文化节办成本地的名片!”
与此同时,青海玉树的高寒试种基地,小电正带着团队搭建保温棚。基地海拔3800米,寒风凛冽,土壤还带着冻土残留,团队成员裹着厚外套,哈气成霜。“组长,这里昼夜温差达25℃,夜间温度可能低于零下10℃,保温棚能扛住吗?”队员担忧地问。小电蹲下身,检查棚膜的抗冻厚度:“这是特制的三层保温膜,里面加了电热丝,夜间能自动升温到5℃,再配合生物抗冻剂拌种,肯定能发芽。”他和专家一起,指导队员按行距25厘米、深度4厘米的标准播种,每颗种子都裹着一层淡黄色的抗冻剂,在褐色的冻土上排列整齐。
德国汉堡的智舱充电站建设现场,哥哥正和电网工程师对接参数。“你们的充电桩输出电压要适配欧洲230V单相电,还要兼容Type 2接口,不然本地车辆无法使用。”工程师严肃地说。哥哥立刻调出智能适配模块的后台程序:“我们已经做了双电压适配,接口也符合欧盟标准,这是测试数据,输出误差不超过1%。”他现场演示,一辆德国本地的乡村物流车顺利接入充电桩,屏幕显示充电正常,工程师满意地签下验收单:“首批3个充电站明天就能投入使用,后续20个站点我们会优先对接你们的技术标准。”
妹妹的文化节筹备也迎来新进展。县文旅局协调了乡村广场作为主会场,农数科技赞助了玉米深加工产品展区,职校组织学生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妈妈,我们还要在文化节期间举办‘小小玉米研究员’选拔,让小朋友们体验种子培育、装置操作,优胜者能获得去玉树试种基地参观的机会!”妹妹兴奋地说。苏晚晴笑着回应:“妈妈已经联系了物流站,会把西坡5号的试种装运过来,让小朋友们亲手播种,感受科技的力量。”
中午,林凡在文旅局接到了小电的紧急电话:“爸爸,基地突降小雪,部分刚播种的地块被积雪覆盖,会不会影响发芽?”林凡立刻咨询身边的高寒专家,专家回应:“小雪能保温,反而有利于冻土解冻,只要积雪不超过5厘米,就没问题。”林凡转达后叮嘱:“密切关注雪情,要是积雪过厚,就用智能除雪机清理,千万别损伤种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