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许都皇宫的金殿之上,钟鼓齐鸣,文武百官肃立。天子刘协端坐龙椅,而晋王、大将军袁绍则设座于御阶之侧,九旒冕冠之下,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中济济一堂的臣工。丞相曹操与尚书令荀彧分列文武前列。这不仅是例行朝会,更是袁绍携平定荆豫之威,返回中枢后,首次大规模展示其治理天下的理念与布局。
众卿,袁绍的声音浑厚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荆豫初定,百废待兴。然,戡乱以武,守成以文。今日之势,在于安民,在于用人,在于使天下才俊,皆能为我大汉所用,各尽其才!
他缓缓起身,走向殿中悬挂的巨幅舆图,手指划过荆州与豫州的广袤土地:此二州,户口百万,人才辈出。昔日或为刘景升所据,或为刘玄德所依,然今既归王化,便是我朝赤子!孤意已决,当以诚心待之,以重用纳之,使荆豫之地,真正归心!
此言一出,殿中众人神色各异。河北元从多有期待,颍汝士族暗自思量,而一些新近归附的荆豫人士,如已被提前告知将受重任的徐庶、蒯良等人,则心中不免激荡。
袁绍环视众人,最终目光落在文臣班列中的郭嘉身上。郭嘉面色仍带些许病后的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昔。
奉孝,袁绍语气转为深沉,西凉未平,终是心腹之患。韩遂、马超,豺狼之性,拥兵自重,屡扰边境。对此二人,光耀兵锋恐非上策,当以智取。离间韩马,使其内讧,方可事半功倍。此事,孤欲交予你、文和、仲达之军情司着力办理。
郭嘉微微躬身,嘴角勾起一丝了然的笑意:臣,领命。韩马之辈,外合内离,利则相争,害则相救。此计正可直击其要害。
一场关乎荆豫安定与西凉命运的大幕,在这许都朝堂之上,正式拉开。
任命下达后,豫州牧徐庶、刺史蒯良、都督魏延及其副将李通、马岱、王双迅速赴任。
徐庶安民:徐庶一至州治谯郡,便展现出其卓越的理政之才。他并非一味严刑峻法,而是首先深入乡里,察访民情。豫州历经战乱,民生凋敝,流民甚多。徐庶与蒯良商议后,连下数道政令:
《劝农令》:招抚流亡,分配无主荒地,贷予种子、农具,减免首年赋税,鼓励垦殖。
《整饬吏治令》:由蒯良主持,考核州县官员,罢黜贪腐无能之辈,选拔清正干才。尤其注重安抚本地颍川、汝南等郡的士族大家,邀其出仕,共理州政,迅速稳定了地方势力。
《兴修水利疏》:组织民夫,修缮因战乱废弛的陂塘渠堰,如汝南的鸿隙陂等,以利灌溉,防范水旱。
这些措施务实而高效,不过数月,豫州境内流民渐归,田野重现生机,市井稍复繁荣。徐庶以其诚心与能力,很快赢得了豫州官吏和百姓的初步认可。
魏延练兵:与此同时,在豫州都督府的校场上,却是另一番火热景象。魏延得袁绍重用,心怀激荡,誓要练出一支精兵。他性情虽傲,但治军严整,颇有章法。
整合部伍:将原本隶属不同派系的豫州兵马打散重整,与李通、马岱、王双等带来的北军骨干混合编练,强调纪律,统一号令。
因材施教:发挥豫州士卒熟悉地形、擅长沙场野战的特点,加强奔袭、埋伏、山地作战训练。同时,引入北军的重甲、强弩战术,取长补短。
身先士卒:魏延常亲临校场,演示武艺,与士卒同甘共苦。其勇猛与严厉,使得新编豫州军很快褪去散漫之气,面貌焕然一新。李通的稳重、马岱的骑射、王双的勇力,亦在军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豫州,在徐庶的文治与魏延的武功相辅相成之下,如同一部重新上紧发条的机器,开始高效运转,不仅成为稳固的后方,更在悄然间积蓄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江北荆州,在荆州牧关羽的统领下,则呈现出一种外松内紧的态势。
关羽治政:关羽坐镇襄阳,威严日重。他并非长于琐碎政务之人,但善于抓大放小。将民生经济、吏治整顿主要交由刺史蒯越及马良、简雍、孙乾等参军处理。蒯越熟悉荆州情弊,马良智计出众,简雍、孙乾善于协调,几人配合,将荆州北部治理得井井有条。关羽则主要总揽大局,巡视各地,尤其是江防要地,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南岸江东的一种强大威慑,也极大地安定了荆州北部的人心。昔日刘备旧部,见关羽、张飞皆得重用,且地位尊崇,那点漂泊无依之感也逐渐消散,开始真正融入袁绍阵营。
张飞练兵:张飞作为荆州都督,将练兵场设在了襄阳城外。他与关平、周仓等将,将对刘备的思念与忠诚,转化为了练兵的狂热。燕云十八骑的骨干被分散到各军担任教官,将严格的纪律与悍勇的战风灌输给荆州士卒。张飞虽粗豪,但在关羽的提醒和关平的协助下,也注重阵法操演与兵种配合。荆州军本就多有善战之辈,经此整合锤炼,战力提升迅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