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策划的这档大型选秀叫《PRODUCE 101》,至于思路,当然是脑海中的B站提供的。B站简直就是大宝库,在小电池充足的情况下什么鬼玩意都有,就看徐达够不够时间实现出来。
全世界的选秀节目其实已经进入到了红海阶段,像《好声音》之类的节目已经完全都勾不起观众的兴趣,只能不断地走向衰落,南韩的娱乐行业虽然极为发达,但却依旧逃不开这个命运。
类似的选秀节目很难再吸引到观众的目光,自然而然节目的造星能力也大打折扣,当然一年数个选秀节目推出一两个新人还是没问题的。
但《PRODUCE 101》跟以往的节目完全不一样。
这个节目简单概括就是一个“经纪公司企划女团”的女团出道选拔计划,透过这项计划,101名来自不同经纪公司的女练习生,将进行竞争比赛,最终成绩由国民制作人投票最优秀的前11名,会成为一个团体发行单曲。
“101名练习生竞争出道位”的赛制,通过等级评价、主题曲挑战、小组对决等环节层层筛选,最终由观众投票决定出道组合。这一模式将“养成系”与“生存竞技”结合,能够给观众创造了强烈的沉浸感与参与感。
而通过观众投票决定选手命运,打破了传统经纪公司垄断出道的规则,赋予观众“造星”的权力,极大提升了节目的互动性与情感黏性。
当然徐达并没有完全照搬节目的所有设定,根据自己对行业的了解还是进行了一定的更改。
首先就是恶意剪辑塑造“剧本化冲突”手法,这种手法其实就是为了吸收黑流量,在放大戏剧效果的同时,也会对选手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比赛结束以后这些原本就很艰难的练习生肯定会遭受网络暴力的困扰,甚至开始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
这与徐达打造这个节目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恶劣的偶像市场,徐达看到了无数在底层苦苦挣扎的练习生,他想要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出境机会以及成团可能。
或许11个出道名额对于庞大的练习生群体是杯水车薪的事情,但徐达在节目中集中展示练习生体系,将南韩偶像培养的“流水线”流程透明化,从而让大众知道,这些默默无闻地练习生为了出道到底经历了何等残酷的竞争,从而让社会大众减少一些对于落选练习生的歧视。
作为娱乐圈最底层的存在,落选练习生重新投入社会后的日子更加悲惨,本来除了唱歌跳舞就没有其他技能的她们,还要面临社会大众那充满恶意的嘲讽与鄙视。
徐达是从练习生走出来的,他现在成功了,但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来时的路。
相较于其他功成名就的偶像,他有着更庞大的格局、能力与资源,在能够获取一定利益的同时他不介意帮助一下还在挣扎的孩子们。
不以善小而不为,徐达暂时没有能力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而且未来估计也没办法扭转这个趋势,但只要有一个人能够因为徐达的帮助而走出困境焕发新生,那就足够了。
所以徐达修改了这种手法,剧本还是要有,但更多地要体现练习生的坚韧、努力与迷茫,就像社会上绝大多数社畜一样。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展现出希望的存在,这是一种精神止痛药,只能缓解社畜观众一时的疼痛,但总好过给他们再灌输什么负能量好吧。
而且‘努力即能逆袭’的叙事既给予观众希望,也强化了“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
第二个需要改变的投票环节,徐达在速览节目的过程中就发现,B站提供的《PRODUCE 101》投票体系假的要死,徐达一眼就知道他们在做票。
这种被资本绑架的做票体系在徐达这里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徐达本身就是资本,他的公司一没有练习生,二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徐达直接跟SK电信集团合作以及油管进行合作,采取实名制的投票机制,并且在后续播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投票机制,尽可能地杜绝一切可以做票漏洞,让成团名额完全由观众选出来,不带一丝主观选择。
而提供练习生的经纪公司中,除了SM公司这个傻屌以外,也没有一家公司敢威胁徐达和CJ娱乐的联合体。
当然徐达只跟SM公司接触过一次以后,就直接把SM公司踢出了这个体系。
SM公司的造星能力在现阶段依旧是南韩第一,所以他们有这个资格提要求,但徐达的计划从来都不是孤立的,SM公司迟早会为今天的傲慢后悔。
其实三大娱乐公司都对这个节目不感兴趣,但JYP公司没办法,徐达直接通过理事会拿到了练习生管理部门的权限。
当然,朴振英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也让徐达心软了,最终只抽取了因为SISTEEN而对公司以及朴振英强烈不满的全昭弥来参加节目。
至于YG公司,徐达依旧保持了一段距离,简单发送个邮件被拒绝以后就没有再去沟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B站助我做顶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B站助我做顶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