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洪流,一旦被强行扭转了方向,便会奔腾向一个全然不同的未来。
一年后,新政与强军举措显现惊人成效。
依靠五岳炼心的严格筛选与狄青铁腕整顿,官员体系率先完成汰冗,全国文武官员数量精简逾四成,效率与廉洁度却大幅提升。
军队方面,老弱冗员被彻底清除,首批十万禁军完成初步锻体,虽未全员成就“百战悍卒”,但体能、战力、士气已远胜以往,军费开支反而因兵员精简和空饷清除而下降。
而寒门学子与广大民众面前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多条路径:
天赋文心者可赴五岳炼心求取功名;
体魄强健、心志坚定者可参军锻体,搏取军功;
擅长匠作者可入官坊享受优渥待遇,钻研技术;
头脑灵活者则可投身海运商贸。
境内残留的修行者(包括之前见过的几个老道和蜀山守剑人),大部分在感受到朝廷新气象与五岳磅礴意念后,选择归附,或融入新体系,或成为研究新力量的顾问。
当然,这也为他们的门派带来了崭新的活力与生机。
西夏、辽国最初对此巨变惊疑不定,屡派细作探查,甚至尝试小规模挑衅,均被脱胎换骨的宋军轻易击溃,狄青甚至率“百战营”主动出击,数次精悍的小规模突击打得西夏人胆寒,两国开始真正感受到来自南方的恐怖压力。
三年之后(1036年): 大宋国力蒸蒸日上。
新田制释放了农业生产潜力,加之农税降低,民间仓廪渐实。海运与商贸带来的巨额关税收入,极大地充盈了国库。
范仲淹坐镇中枢,新政条令深入推行,虽仍有阻力,但大势已成,其“庆历新政”在原历史中昙花一现,如今却根基日固。他本人因心系万民,日夜操劳,虽显清瘦,但于中岳嵩山炼心有成,心神之力浩瀚,处理政务如臂使指。
狄青已官至枢密使,其麾下核心“百战营”扩至五万人,皆乃百战余生的锻体精锐(普通士兵皆是锻体三重及以上,将领大部分都是锻体五重及以上,狄青已经修到了锻体七重),普通禁军战力亦堪比以往边军锐卒。
赵祯皇帝威望日隆,于朝堂之上乾纲独断,于修行之上亦未松懈,借《星穹初辟图》及帝王气运,炼心修为深不可测。
欧阳修文章名动天下,同时于南岳衡山炼心,其《朋党论》等雄文更添一股凛然正气,直斥邪佞。
韩琦文武兼资,既于西岳炼体,亦参与军政,成为赵祯左膀右臂。
种世衡镇守西北,将《厚德载物图》之意融入边军治理与防御,边关稳固,民心归附。
第四年(1037年): 经过充分准备,国力军力已达鼎盛的大宋,对西夏发动了灭国之战。狄青亲率五万锻体精锐为主力,种世衡等部策应。战争毫无悬念。宋军士卒力量、速度、耐力远超对手,装备精良,战术灵活,更有“百战营”为尖刀,撕破一切防线。西夏的铁鹞子在大宋的钢铁洪流面前不堪一击。仅历时半年,宋军便攻破兴庆府,李元昊战败自焚,西夏灭亡。其疆土尽数纳入大宋版图,设为西北诸路。
第五年(1038年): 消化吸收西夏故地,设立州县,移民实边,推广新法。同时,全力备战北伐。
第六年(1039年): 十万经过进一步锻体强化的宋军,在狄青、韩琦、种世衡等一众名将率领下,分路北伐辽国。此时的宋军,已非昔日吴下阿蒙,骑兵丝毫不逊于辽国铁骑,步兵更是碾压。加之新式投石机、神臂弩等战争器械,以及逐渐显露的超凡将领(狄青等已至锻体九重,可短暂爆发非人之力),辽军一败涂地。
宋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幽云十六州,最终直捣黄龙府,辽国天祚帝被俘,辽国灭亡。大宋完成了自太祖太宗以来未竟之业,收复所有汉唐故土,声威震彻寰宇。
至1127年: 近百年时光流逝,大宋早已非复吴下阿蒙,而是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文明进阶的超级帝国。
疆域不仅囊括原北宋、西夏、辽国疆域,更北上征服蒙古高原,西控西域,南下经略大理、交趾,东收高丽、琉球,海军舰队纵横四海,将东南亚、乃至部分印度洋沿岸地区纳入朝贡体系或直接管辖,实现了事实上的“统一世界”。
政治制度上演进为君主立宪内阁制,皇帝仍是国家象征与最高力量掌控者,但日常政务由内阁总理大臣(由炼心有成、政绩卓着者担任)负责。
五岳炼心与业力锻体法普及天下,形成完整体系。民间强者辈出,炼心高阶(类比净尘圆满乃至更高)者可延寿至一百五十载,锻体强者力能扛鼎。
朝廷更是掌握着由狄青(已突破至星火境,镇守星空)、韩琦(炼心至高阶)、种世衡(后裔中杰出者辈出)等开创的超凡武力。
科技树在愿力炼心带来的极致专注与工匠地位提升下飞速发展,结合万衍早期留下的些许启发(如对基础物理、化学的认知),早已突破蒸汽时代,进入基于愿力、业力转化能源以及初步利用星穹之力的“心源科技”时代,造出了浮空舟、通讯镜等奇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命菩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逆命菩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