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崖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胜利的喜悦却已在现实的考量中迅速冷却。杨把总与孟头领一同清点着战场——三十七具联军尸体,大多是高迎贵麾下的装扮,缴获的兵器多为粗劣的刀矛,几辆大车上抢掠来的粮食也大多焚毁,只抢救出少许。
“都是些不值钱的破烂。”孟头领踢了踢脚边一柄卷刃的腰刀,语气带着惯常的冷硬,“高迎贵的人,穷疯了。”
杨把总点头,目光扫过崖下那些扭曲的尸体,心中并无多少胜利的欢愉,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点损失对拥兵近万的联军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甚至可能激怒那头名为“翻山鹞”的凶兽。
“孟头领,此地不宜久留。”杨把总沉声道,“高迎贵吃了亏,必会报复。下次再来,恐怕就是大军压境了。我们需立刻加固工事,并向后方请求增援。”
孟头领难得地没有反驳,只是嗯了一声,算是同意。他也清楚,鹰嘴崖虽险,但并非不可逾越,若对方不惜代价强攻,仅凭眼下这两百人,绝难久守。
两人迅速商议,决定由孟头领派快马返回山寨,向周遇吉禀报战况并请求增派兵力,尤其是弓箭手。杨把总则派人回流民屯,一方面报捷稳定人心,另一方面请求调拨更多的防御物资,特别是韩老枪那些新弄出来的“万人敌”和箭矢。
消息传回野狐峪,林川立刻准了杨把总所请,命王老栓优先调配物资送往鹰嘴崖。同时,他下令峪内进入二级战备状态,所有乡勇取消轮休,加紧操练,尤其是新装备火铳的队伍,务必尽快熟练装填和齐射。
吴秀才则忙着记录此次战斗的经过,总结双方协作的经验与暴露的问题,尤其是号令沟通方面,他准备着手编制一份更简明扼要的联合号令手册。
就在野狐峪和周遇吉部为应对下一轮攻击紧张准备时,三岔口的联军大营内,气氛却有些诡异。
高迎贵得知前队受挫,折了几十人,还丢了些抢来的粮食,果然暴跳如雷,当场就要点起本部人马,亲自去踏平那个什么“鹰嘴崖”。
“高头领息怒。”李岩拦住了他,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鹰嘴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对方既然早有准备,必然有所倚仗。我军新合,士气未定,粮草不继,此时若贸然强攻险要,即便胜了,也必是惨胜,得不偿失。”
“那难道就白白让弟兄们死了不成?”高迎贵瞪着一双牛眼,怒气未消。
“自然不能。”李岩摇头,“但报仇未必只有强攻一途。我军当务之急,是粮草。既然西面这条路有硬骨头,我们何不换个方向?东面、北面,难道就找不到粮食了吗?”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况且,巴彦的清军就在北面黄河边上,我们若动静太大,引来清军主力,届时腹背受敌,局面将更加艰难。”
提到清军,高迎贵的气焰收敛了些。他虽凶悍,但也知道八旗兵的厉害,不愿轻易招惹。
“那……就便宜那帮龟孙子了?”他犹自不甘。
“暂且记下这笔账。”李岩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待我军粮草充足,站稳脚跟,再慢慢计较不迟。当务之急,是活下去。”
在李岩的劝说和现实的压力下,高迎贵最终压下了立刻报复的念头。联军的主力开始转向,派出更多的搜粮队,朝着东面和北面其他方向漫延开去,如同蝗虫过境。
鹰嘴崖下的胜利,为野狐峪和周遇吉部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但这时间能有多长,无人可知。联军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只是暂时移开了几分,并未落下。山谷中的紧张气氛,并未因一场小胜而真正缓解。
喜欢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