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整,事情抵达了它的预定位置。
投票截止,全票通过。
这一结果并未在社区内激起任何波澜。
其过程更像是一次对既定事实的追认,而非一场充满变数的表决。
每一位尚且身处此地、且逻辑官能未被外力强行中断的住户,都对伊米塔多公司堪称慷慨的方案表达了明确的支持。
布兰达太太先前组织了劝说活动。
虽未能撼动那两位业已遁入无意识领域的环保主义者的立场,但却极为高效地完成了对提案内容的全面推广与预热。
阻力,如预料中那般并未出现。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仿佛一本严谨的学术专着中,突然闯入了一页来自异世界的、无法被归类的手稿。
彻底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夜里十点。
这是一个在时间坐标轴上极为暧昧的刻度。
于恪守传统作息的生物钟而言,它标志着意识的退潮与身体机能的休整;
但在新时代城市居民的感官中,这仅仅是白昼的冗长延续,一段可供挥霍却无明确目的的边界地带。
青少年,则仿佛与这个新时代达成了某种先天的、非正式的契约,尤其在对待睡眠的态度上,几乎表现出一种跨越了个体差异的惊人共识。
好奇心与过剩的精力,如同两台永不熄火的引擎,驱动着他们对白昼无止境的渴求。
倘若一个青少年突然对睡眠流露出渴望,那通常只意味着两种可能:
其日常已被枯燥与乏味彻底浸透,或是在难以承受的负担下发生了应激性宕机。
不过,利兰不属于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类。
对他而言,睡眠是一项需要被严谨执行的生物学项目。
此刻,他正进行着睡前的最后准备。
其流程之繁复与精确,不亚于发射前的火箭燃料加注程序。
他已完成了口腔清洁,用一种含有特定氟化物和再生因子的牙膏,确保牙釉质在夜间得到最优修复;
他饮用了180毫升的温水,以维持体液平衡,同时避免夜间因膀胱压力而中断睡眠周期;
他启动了卧室内的空气净化器,将其调整至静音的睡眠模式,确保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低于一个特定的阈值。
十点整,他将准时躺在床上,设定好将在七小时十五分钟后将他唤醒的闹钟。
他的房间是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堡垒。
墙壁内填充着高密度的岩棉。
窗户是三层真空玻璃,足以将邻居家割草机的轰鸣衰减为一声遥远的叹息。
窗帘,由两层不同织法的亚麻布交叠而成,其物理遮光性几乎能与黑洞的事件视界相媲美。
他正准备去拉上窗帘——这是整个仪式的最后一步。
随后,屋内的光线将被控制在最为柔和的勒克斯值。
他的视网膜将得到充分的舒缓,以确保视力的长期稳定。
但就是这个动作,让他成为了第一手的,也是唯一的第一个目击者,
亲眼见证了十点整,准时于这个社区周遭发生的一切。
视野的尽头,由繁星构成的、遵循着开普勒定律的稳定图景中,出现了一个不应存在的瑕疵。
一个光点,其亮度与移动轨迹完全违反了既有的星图排布。
它并非划过,而是在虚空中“凝固”了一瞬。
随后,仿佛一滴被从巨大针管中挤出的、自身重量超过了表面张力的水银,开始了垂直的、加速度不断增大的下坠。
在某个临界高度,它的外壳突然绽开,一顶巨大的、由某种泛着幽光的白色织物构成的降落伞瞬时张开,其形态宛如一朵在深海中骤然盛放的、以光为食的水母。
下坠的速度被即刻消解,它最终以一种近乎绝对的安静,轻柔地触碰到了社区外的地面。
利兰怔住了大约零点五秒。
随后,他立即抓起床头的手机,解锁、打开相机,并将镜头对准了窗外。
机械装置平稳地立于地面,其墨绿色的、毫无反光的涂装,让它在夜色中如同一块被切割过的、来自地外的陨铁。
一扇侧门以液压驱动特有的、毫无顿挫感的流畅姿态向上划开,从中走出的,是一个人。
那人的装束朴素至极,是一套连体的、类似于清洁工人的制服,颜色是最常见的工业灰。
但其材质却透着一丝怪异,在远处路灯的微弱光线下,反射出一种湿润的光泽。
仿佛一件用固态原油压制而成的雨衣。
他走出后,先是抬起手腕,看了看自己的手表。
随后,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同样朴素的黑色手机,接通,说了些什么,然后挂断。
下一秒,机械装置的顶部无声地滑开,数个平台升起。
平台上停泊着几架尺寸近似于小型直升机的飞行器,它们没有旋翼,取而代之的是某种环形的、在启动时会发出低沉嗡鸣的涵道风扇。
它们依次升空,待姿态稳定,开始在社区外围的地面上,泼洒一种特殊的胶状液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西拉斯如是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西拉斯如是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