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的香港,圣诞前夕的氛围已悄然蔓延,铜锣湾的商场外竖起了巨大的圣诞树,尖沙咀的霓虹灯下,行人手里提着包装精美的礼物。但此刻最引人热议的,并非节日的喧嚣,而是鹏城龙华香江电器工业园门口那支蜿蜒数里的应聘队伍——从清晨五点开始,来自深圳、东莞乃至香港新界的求职者便络绎不绝,连园区公告栏上贴着的“招聘清洁工2名”启事下,都围满了攥着简历的人。
林英坐在和记黄埔顶层办公室里,手里翻看着李建国发来的《工业园12月招聘简报》。简报上的数据触目惊心:本月开放的50个技术岗、30个普工岗、2个清洁工岗,共收到3800份简历,平均每个岗位有近50人竞争;其中不乏曾在日本电子厂做过技术员的熟练工,甚至有两位从香港本地工厂辞职的车间组长,主动申请从普工做起。
“林生,现在工业园的岗位简直成了‘香饽饽’。”袁天凡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几份香港报纸,头条标题格外醒目——《香江集团涨薪引轰动,求职者挤爆鹏城工业园》《从10万到商业巨擘:林英的“员工至上”之道》。他将报纸放在桌上,笑着说:“《大公报》和《明报》都派记者去了鹏城,连清洁工应聘的场景都拍了照片,说‘香江集团的扫地岗,比外资厂的技术员岗还抢手’。”
林英拿起报纸,目光落在那张应聘队伍的照片上:穿着棉袄的求职者排着长队,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有人手里还举着写有“愿为香江效力”的纸牌。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薪资改革刚落地时,只是车间里的工人私下欢呼,如今这股热度竟蔓延到了全港乃至珠三角,连港府劳工处都打来电话,询问工业园的招聘流程是否需要协助。
“李建国那边怎么说?招聘筛选要严格,尤其是技术岗,不能只看简历,要实际操作考核。”林英放下报纸,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另外,告诉负责招聘的同事,对那些从其他工厂辞职来应聘的工人,要多问一句离职原因,要是因为偷奸耍滑被辞退的,哪怕经验再丰富,也不能要。”
袁天凡点头应下,又递来一份文件:“这是上周的生产报表,涨薪后第三个月,生产效率又提升了15%,冰箱、电视的合格率稳定在99.2%。欧洲家乐福的追加订单,我们提前一周就完成了组装,霍建宁已经安排货运船启运了。还有,惠康超市的‘香江家电节’刚启动三天,微波炉就卖断货了,陈志强那边正催着鹏城加急补货。”
林英翻看报表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是香港工业总会的秘书长打来的。电话那头的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林生,最近不少会员厂的老板都来抱怨,说你把工人的‘胃口’吊高了,现在他们工厂的工人都在问‘什么时候涨薪’,还有几个技术骨干辞职去了鹏城工业园。你看能不能……稍微放缓点步子?”
林英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他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香江集团涨薪后,香港本地及珠三角的工厂都面临着员工流失的压力,尤其是那些薪资低、管理松散的中小工厂,已有三家因技术工被挖走而暂时停产。但他并不打算妥协,反而语气坚定地说:“张秘书长,工人不是机器,他们凭手艺吃饭,就该拿到匹配的薪资。香江集团涨薪,不是为了抢人,是为了让辛苦干活的人能过上好日子。要是其他老板能像我们这样,给工人合理的待遇、公平的晋升机会,工人自然不会走。”
挂了电话,袁天凡忍不住说道:“那些老板也就是敢在工业总会抱怨,真要当面找您,他们可没这个胆子。毕竟您现在控股怡和,和霍生、包生关系密切,连汇丰银行都要给您几分面子。”林英不置可否,只是拿起桌上的日历:“下周一是港府举办的‘劳工福利贡献奖’颁奖仪式,你帮我准备一份获奖感言,重点提提工业园的员工,还有明年建幼儿园和职工医院的计划。”
当天傍晚,林英驱车返回浅水湾别墅。刚进庭院,就看到关之琳正抱着文轩,和朱玲一起在廊下看报纸。文轩穿着红色的小棉袄,手里攥着一张印着工业园应聘队伍的报纸照片,小嘴巴里“咿咿呀呀”地哼着,引得关之琳和朱玲阵阵发笑。
“回来啦?快看看今天的报纸,你都成香港的‘劳工福星’了。”关之琳看到林英,笑着招手。林英走过去,接过报纸,只见《明报》的特写报道里,不仅写了涨薪后的生产数据,还采访了王磊和几位普通工人。王磊在采访里说:“林生不仅给我们涨薪,还让我们学技术、当讲师,现在我母亲从西安来鹏城了,就等着家属楼开工,以后一家人就能团聚了。”
朱玲放下手里的绣花绷子,轻声说:“我老家的亲戚打电话来,说村里有好几个年轻人,都想去鹏城工业园应聘,问我能不能帮忙打听招聘的事。我跟他们说,要靠自己的本事考进去,林生的工厂不养懒人,只要肯干活、有能力,就能有好发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香江枭雄:从武行替身到世界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香江枭雄:从武行替身到世界首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