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冬,赤壁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长江两岸依旧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周瑜站在楼船甲板上,江风猎猎,吹动他绛红色的战袍。江面上,东吴水军战船连绵数里,旌旗招展,气势如虹。
都督,孔明的情报果然准确。鲁肃快步走来,手中握着一卷军报,细作回报,曹操已派张辽、李典、乐进等人从安陆出发,取道义阳三关,经六安前来增援合肥。但路途遥远,至少还需十日才能抵达。
周瑜接过军报,目光如炬地扫过上面的文字,嘴角浮现出一丝胜券在握的微笑。十日……足够我们拿下合肥了。
周瑜召集众将商议,鲁肃进言道:“合肥若取,则淮南震动,曹操必不敢轻易南下。然张辽等将至,我军需速战速决。”周瑜颔首,决意趁援军未至,兵分两路,以奇袭破城。
第一路:水路主力:长江东下,直逼巢湖,江东水军自赤壁出发,顺长江东下,经夏口、蕲春,抵达濡须口。此处为巢湖入江之咽喉,战船迅速驶入巢湖,逼近合肥南岸。
第二路:陆路偏师:登陆舒城,夹击合肥,为分散守军注意力,周瑜命程普率一万精兵自濡须口登陆,沿陆路向舒城进发,从西南方向逼近合肥。
周瑜将令完毕,喝道:传令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三日内抵达合肥城下!
江水滔滔,东吴舰队如离弦之箭顺流而下。周瑜立于船头,望着两岸飞速后退的山峦,心中盘算着攻城的策略。赤壁一战,他火烧曹军战船,大破曹操八十万大军,如今正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良机。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北接寿春,南通巢湖,是曹操经营淮南的军事重镇。若江东能夺取合肥,不仅能切断曹操南下之路,更能威胁徐州、豫州,甚至为日后北伐中原奠定基础。然而,合肥城防坚固,守将刘馥虽兵力不足,但素以善守着称。更关键的是,曹操已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将从安陆出发,经义阳三关、六安驰援合肥。若援军抵达,江东将失去战机。
子敬,合肥守将刘馥此人如何?周瑜突然问道。
鲁肃略一思索:刘馥字元颖,沛国相县人,曾任扬州刺史,在合肥经营多年,深得民心。此人虽非猛将,但善守城,且足智多谋。
周瑜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我倒要看看,这位刘刺史如何应对我东吴雄师。
三日后,东吴水军抵达合肥城外。周瑜命主力在巢湖停泊,亲率精兵登岸,在城南三里处扎营。他带着吕蒙、周泰等将领登上附近一处高地,远眺合肥城防。
合肥城垣高大坚固,城墙上旗帜林立,守军来回巡逻,戒备森严。护城河宽约三丈,水流湍急,吊桥高悬。
都督,看这阵势,守军恐怕不下万人。年轻的吕蒙皱眉道。
周瑜却摇头轻笑:非也。刘馥故意多设旗帜,令士兵频繁走动,正是兵力不足的表现。我料城中守军不过三四千之数。
吕蒙抱拳道:既然如此,不如立刻攻城?末将愿为先锋!
不急。周瑜抬手制止,强攻虽能取胜,但必损我精锐。刘馥既善谋,必有所备。我们先礼后兵,看他如何应对。
当日下午,周瑜派使者入城,递上战书,言明若不开城投降,明日便将攻城。刘馥在城楼接见使者,大笑道:回去告诉周瑜小儿,曹操丞相已从汝南调兵来援,并派张辽将军率十万大军来援,不日即到。他若识相,速速退兵,否则必遭灭顶之灾!
刘馥虽与周瑜使者说道援兵将至,然而他知道,张辽、李典、乐进从安陆出发,需穿越义阳三关,再经六安驰援合肥。此路崎岖难行,加之冬季行军,粮草转运困难。且赤壁大败,曹操大军留在宛城以防刘备,张辽等人需从汝南、寿春调兵增援。至少需半月方能抵达。周瑜正是利用这一时间差,决定在张辽到来前攻破合肥。
他得到周瑜攻合肥的消息后面对江东大军压境,他自知硬拼必败,遂决定以智取胜,便假称曹操已派四万援军从汝南南下,即将抵达合肥,故意让江东军截获此“密信”;并安排数千人马多备旗帜、鼓角,于合肥北部佯装数万大军,大张旗鼓的向合肥而来,从合肥城不同城门分批进出,并令城中多张旗帜,夜间燃火鼓噪,制造“大军陆续抵达”的假象。
使者回报后,周瑜与众将商议。鲁肃忧虑道:汝南已有数万兵马来援合肥,且张辽所率大军将至,我们孤军深入,恐有不测。
周瑜却抚掌大笑:此乃刘馥诈计也!汝南总共能有多少人马?而且不可能这么快就到了合肥,而张辽等人尚在数百里外,如何能不日即到?他这是虚张声势,欲吓退我军。
吕蒙眼中精光一闪:都督的意思是……
将计就计。周瑜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传令下去,全军收拾行装,做出撤退之态。再派细作散布消息,说我因惧曹军援兵将至,若我军强攻,恐腹背受敌,不如暂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