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缓缓地在尘土飞扬的路口停下,仿佛是一个疲惫的旅人终于找到了歇脚的地方。车门缓缓打开,一股潮湿的陶土味扑面而来,那味道就像是从古老的陶窑中飘出来的,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泥土的芬芳。同时,还有一股柴火烧焦的烟味,那是附近人家做饭时散发出来的,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味,呛得人鼻腔发痒。
巷口的牌坊显得有些破旧,它是用陶砖砌成的,砖缝里长出了几丛野草。这些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草叶上沾着细密的泥点,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泥点竟然组成了无数个细小的指纹,就像是有人用手指蘸着陶土,轻轻地按在了草叶上。
林墨好奇地蹲下身子,伸出手指触摸着地面的黄土。当他的指尖触碰到黄土的瞬间,土面像是被惊扰了一般,立刻泛起了涟漪。这些涟漪就像水纹一样,缓缓地向四周扩散开来,露出了底下隐藏着的陶片。陶片上刻着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但还是能够辨认出来:“入巷者,留指纹。”
布偶突然从她怀里跳下来,小皮鞋踩在陶片上,发出“咔哒”脆响。它用针挑起一片碎陶,陶片边缘沾着的湿泥里,嵌着根银白色的发丝——像极了蜡像馆馆长半融化的蜡层下露出的那缕。
巷子里的房屋都是用黄泥糊成的墙壁,屋顶上铺着陶瓦,陶瓦的檐下挂着一排排陶制的风铃。每当微风吹过,风铃就会发出“叮咚”的闷响,那声音仿佛带着一股土腥味,让人不禁想起这巷子的古朴与沧桑。
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摆放着一个陶瓮,瓮口用一块红布遮盖着,布上绣着一个奇怪的符号,看起来就像一只摊开的手掌。
“有人吗?”李醒的喊声在巷子里回荡,撞击在土墙上,然后又反弹回来,形成了一种闷闷的回音,就像是从陶瓮里传出来的一样。
最前面那户人家的门“吱呀”一声,缓缓地打开了一道缝隙,从那缝隙里露出了一只眼睛,瞳孔呈现出陶土的颜色,正一眨不眨地盯着我们。
随着门完全打开,我们终于看清了门后的景象。里面站着一个身穿粗布褂子的老汉,他的手中捧着一个尚未完工的陶罐,手指间还嵌着一些黑色的泥土。他的皮肤粗糙得如同陶坯一般,脸上的皱纹深得仿佛能够夹住陶土,说话时嘴里还会漏风,因为他的门牙是两颗陶制的,泛着土黄色的光芒。
“外来的?”老汉打量着我们,开口问道,“想买陶?还是想做陶?”
“我们路过。”我刚说完,就被林墨拽了拽衣角。她指着老汉身后的架子,上面摆满了陶人,每个陶人的脸都和老汉一模一样,只是表情不同:笑的、哭的、怒的,眼珠都是用黑陶珠嵌的,转动时发出“沙沙”声。
“路过也得做个记号。”老汉把陶罐往桌上一放,推过来一团陶土,“捏个自己的样子,放巷尾的‘集魂窑’里烧,烧好了,就能平安出去。”
陶土摸上去竟然有一丝温热,仿佛它本身就带有生命的温度一般。当它被握在手中时,竟然还会慢慢地变软,就像是在回应着人的触摸。那陶土顺着手指的缝隙缓缓流淌而下,最终在桌面上堆积成了一个小小的土堆。
就在这时,一只布偶突然跳到了桌上,它那毛茸茸的小爪子轻轻地落在陶土堆上,然后用一根细针在陶土上戳出了一个小洞。令人惊讶的是,那个小洞里立刻冒出了一连串细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在空气中破裂时,竟然传出了一阵微弱的叹息声,仿佛是被封存在陶土深处的灵魂在发出最后的悲鸣。
“这土……有点不对劲啊。”李醒的眉头紧紧皱起,他的目光落在那堆陶土上,只见他手臂上的红痕如同有生命一般,自动缠绕上了陶土。那红痕微微发亮,似乎在与陶土中的某种力量产生共鸣。
“里面有东西在动。”李醒的声音有些低沉,他的眼神变得愈发凝重。
听到李醒的话,一旁的老汉突然咧嘴笑了起来,他那陶制的门牙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门牙的尖端竟然还露出了几根尖锐的刺。
“嘿嘿,自然是有东西的。”老汉的笑声中透露出一丝让人毛骨悚然的寒意,“这可是巷子里的老祖宗们啊,他们的魂魄都附着在这陶土上呢,就等着有人能把他们的模样烧制出来呢。”
说着,老汉指了指墙上挂着的一块木牌,那木牌看上去有些陈旧,上面用烧黑的树枝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字。
【陶土巷守则:
1. 每天酉时,集魂窑会点火,需将自己的陶像放进窑里,否则会被陶土裹住,变成新的陶坯。
2. 别让陶土接触到伤口,泥土会顺着血钻进骨头,把你变成会走路的陶人。
3. 若听到陶瓮里传来敲击声,立刻用黑布盖住耳朵,那是未烧透的陶魂在求救,回应会被拖进瓮里。
4. 巷尾的“弃土坑”藏着离开的路,但坑里的烂泥会复制你的模样,造出个一模一样的陶人代替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诡异世界里偷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诡异世界里偷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