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平无奇的的午后。
窗外下着小雨,不大。
细密的雨丝斜斜地织成一张灰色的网。
将整个甬城都笼罩其中。
空气里满是潮湿的泥土气息。
世界安静得只剩下雨水敲打窗户的单调“滴答”声。
我叫周逸。
是甬城大学金融系大三的学生。
在其他人眼中。
我大概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优异,处事得体,脸上永远挂着微笑。
他们觉得我什么都懂,什么都会。
就像一台精密运行的仪器,永远也不会出错。
是的,他们说对了
我确实是一台仪器。
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了国外开拓事业,一年最多飞回来一两次。
他们对我很好,好到每个月都会有一笔远超我生活所需的汇款准时打入我的账户。
从物质上讲,我其实什么都不缺。
而抚养我长大的,是父亲的一位远亲。
我叫他张叔。
但在我心里,他才更像是我的父亲。
张叔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人。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钓鱼。
并热衷于向邻里炫耀他那算不上丰厚的渔获。
他的人生逻辑非常的简单,只围绕着天气、水文和垂钓打转。
然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些充满不确定性、毫无科学依据的变量。
在我初中的时候,他身体已经不太好了,却还总乐呵呵地跟我叨叨。
“逸啊,你是不知道,隔壁那个老李前几天钓上一条大货,提着那条鱼挨家挨户地敲门,那德性比他儿子考上大学还神气!”
他笑着笑着,突然拍了拍我的肩膀认真地说道。
“逸......如果你感觉不快乐,那就去钓鱼吧。”
那时候的我无法理解。
垂钓,一项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等待”这个单一行为上的运动。
从逻辑上分析其投入产出比简直低得令人发指。
它怎么可能和“快乐”这种复杂的情感产生关联呢?
张叔在我高二那年春天去世了。
葬礼上我没有哭。
只是在众人注视下精确地控制着泪腺让眼眶微微泛红。
这是必要的社交礼仪。
是给给所有前来吊唁的人,一个体面的“形象”。
演完这场戏后,我便冷静地处理好了一切。
在那之后。
我变得更沉默了。
身高一米七八,长相尚可。
再加上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使得我在学校里总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高二下学期。
一个男同学因为嫉妒开始散播关于我的谣言。
我没费什么力气。
只用了几个简单的逻辑布局,就让他在全校面前身败名裂。
我坚信我的逻辑是绝对正确的。
可没预料到的是。
那个被卷入谣言的女同学,却因为这次事件反而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最终导致她不堪重负,变得孤僻寡言,从而渐渐疏远了所有的朋友。
不!
我还是认为我的逻辑没有错。
错的是我的分析缺少了对“人性”这个变量的计算而已。
于是,我戴上了一张更好的面具。
我开始变得滴水不漏。
对所有人都保持着最安全的距离。
甚至,那个当初因我而受到伤害的女孩,竟然在一年后给我递了一封情书。
我微笑着接过,礼貌地告诉她未来可期,现阶段还是应该好好学习。
回到家......
那封带着少女体香的信纸被我随手丢进了垃圾桶。
这是这个月收到的第七封情书,无趣。
这个世界越来越无聊了。
当然,我并没有过轻生的想法。
我只是情感过于淡漠。
而并非是什么心理疾病。
——至少,医生是这么判断的。
不过在我看来。
所谓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
大多都只是为了达成某种社会目的而进行的伪装。
就像戴上了面具的自己。
在扮演一个名为“周逸”的完美角色。
我的世界只有一周。
对我而言,时间从不以月和年为单位。
因为从周一到周日。
已经是一个逻辑自洽、且不断重复的完美循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
又是一个空无一人的周末。
我拿起了手柄。
屏幕上的游戏画面绚烂夺目,可不到半小时我就无聊地打起了哈欠。
太简单了
所有的通关路径,在开始的那一刻我就已了然于胸。
就在这无尽的虚无中,我再次想起了张叔的那句话。
“逸......如果你感觉不快乐,那就去钓鱼吧。”
我鬼使神差地走进了那个堆放杂物的小储藏间。
开门的瞬间。
一股浓重的灰尘味扑面而来。
角落里放着的,是那根被遗忘的鱼竿。
这么说来,已经快三年了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级NPC的伪装守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神级NPC的伪装守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