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橘红色的火焰正猛烈舔舐着神舟十号返回舱的底部,像一朵在深蓝天幕上决绝绽放的赤莲。灼热的气流与摩擦的厉啸,隔着屏幕,几乎能灼痛人的视网膜。指挥大厅里,无数代表各项数据的曲线剧烈跳动着,空气紧绷如拉满的弓弦,只剩下指令长冷静如冰的报数声在回荡。
“……高度一万五千米……速度每秒二百二十米……”
李玄策站在指挥席后方,身影挺拔如松。他双手撑在冰凉的金属台面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屏幕上倒映着他深如寒潭的眼眸,里面翻涌着太多东西——是此刻苍穹之上三位航天勇士的生死安危,是脚下这片土地无数仰望星空的眼睛,是更深处,一个民族穿越千年风霜依旧炽热的星辰之梦。他微微侧首,目光掠过身边几个年轻却异常沉着的面孔——天枢、天璇、天玑、天权。这四个代号,承载着李天枢那近乎预知的预警天赋,李念墨在数字迷宫中穿针引线的破障能力,方清墨洞察万物本质的科研眼光,以及周卫国等人构筑起的、无孔不入的实体防护之盾。他们,便是这新时代的“北斗四子”。
“天枢,最后一道电离层扰动?”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背景噪音,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沉稳力量。
“峰值已过,预测路径安全,误差千分之三。”李天枢的声音通过内部频道传来,稚嫩却有着超越年龄的精准,屏幕上代表预测路径的绿色曲线稳定地延伸。
“天玑,黑障区信号捕捉?”李玄策的目光转向方清墨所在的分区。屏幕一角,方清墨专注的侧脸被仪器幽光勾勒,她微微颔首,指尖在虚拟键盘上划过一道流畅的弧线。
“新算法已注入,‘鹰笛’谐波结构生效,信号强度提升百分之十五。锁定中……”她清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李玄策深吸一口气,那混合着电子设备微焦气息的空气涌入肺腑。他挺直脊背,目光如炬,扫过指挥大厅每一张屏息凝神的面孔,扫过那巨大屏幕上正经历地狱般灼烧的返回舱。他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响彻整个大厅,沉稳、厚重,如同大地深处的脉搏:
“诸君,稳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他的话语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云霄的信念力量,“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刻,我们便是那定盘的北辰!天枢预警,洞察先机!天璇破障,扫清迷途!天玑观世,明察秋毫!天权筑盾,万无一失!目标——平安回家!”
“明白!”
“收到!”
“是!”
斩钉截铁的应答声从各个岗位响起,汇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洪流。李玄策的话语,像一剂强心针,瞬间驱散了空气里最后一丝不安的阴霾。指挥长报数的声音更加洪亮,操作员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如蝶,无数双眼睛死死盯住那团燃烧的火焰。千里之外,胶东半岛那个宁静的小渔村。阳光穿过老屋木格窗棂上的薄尘,在灶台边投下斜斜的光柱。空气里弥漫着新煮糯米的清甜和新鲜粽叶的草木香气。王秀芹独自坐在矮凳上,面前摊开着几张深绿色的粽叶。她的头发已近乎全白,梳理得一丝不苟,挽在脑后,露出光洁但爬满岁月细纹的额头。阳光勾勒着她侧脸的轮廓,显得异常沉静。
她舀起一勺莹白如玉、蒸腾着热气的糯米,仔细地、均匀地铺在展开的粽叶中央。那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极其重要的仪式。然后,她从旁边的小碗里,拣起一颗饱满、红得透亮如玛瑙的红枣。指尖在触碰到那颗枣子时,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红枣圆润、坚实,带着生命的暖意。她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糯米的正中心,如同将一颗赤诚的心轻轻安放。再用剩余的糯米,一层层,温柔而细密地将那点殷红包裹起来,压实。雪白的糯米紧紧簇拥着深红的枣子,像一场无声的拥抱,也像覆盖在伤口上的、最纯净的雪。
窗外,老枣树的新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嫩绿的叶片反射着点点阳光,生机勃勃。树根下那片泥土,不久前才被重新翻动过,埋下了那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面锁着李月竹的虎头鞋、那盘录着扭曲往事的磁带,以及一个母亲迟来了三十年的、沉重的“对不起”。新生的根须正悄然向下探索,或许已触碰到冰冷的铁皮,无声地汲取着其中复杂的养分。
王秀芹拿起细麻绳,手指有些僵硬地缠绕着手中的粽子。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灶台角落。那里,静静躺着一块老旧的怀表,银质的表盖在光线里泛着温润的哑光。那是李长庚留下的旧物,曾停摆过漫长的岁月,此刻指针却在坚定地走着。表盖内侧,一行新刻的小字在光线下若隐若现:“不恨天涯行役苦”——那是李长庚托人带回来的回应,刻痕尚新,字字入骨。指挥中心侧翼的一个独立监控室内。巨大的屏幕上被精细地分割成数十个小窗格。其中一个窗格,正清晰地显示着那块老怀表秒针跳动的特写影像。旁边紧挨着的另一个窗格,则是神十返回舱内航天员王亚平的生命体征实时监测图。两条曲线——一条代表怀表秒针的机械振荡,一条代表航天员鲜活的生命搏动——在各自的位置上起伏、延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