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沉甸甸地压在四合院上空,酝酿着一场迟来的夏雨。空气闷热粘稠,连廊下的蛐蛐都叫得有气无力。唯有李玄策书房的那扇窗,透出暖黄而稳定的光晕,像茫茫夜海中一座不眠的灯塔。
书房内,檀香的气息与旧书页的墨香交织,沉静而厚重。李玄策坐在宽大的红木书桌后,面前摊开着一份厚厚的报告。封面上,一行简洁的宋体字清晰地印着:《国家战略安全综合评估与预警系统初步构想——李念墨》。他看得极慢,指尖划过纸页边缘,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触摸某种精密仪器的核心部件。眉宇间是惯常的沉稳,唯有眼底深处,偶尔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光芒,如同平静深潭下涌动的暗流。
书房门被轻轻叩响。
“爸?” 李念墨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工作告一段落后的疲惫,也隐含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期待。
“进来。” 李玄策没有抬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报告上。
李念墨推门而入。她换下了白日里略显正式的衣服,穿着一件宽松的棉麻长裙,长发随意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略显疲惫却依旧明亮的眼睛。她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是两杯刚泡好的明前龙井,袅袅热气带着清雅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散。
“还在看?” 她将一杯茶轻轻放在父亲手边,目光落在摊开的报告上。
“嗯。” 李玄策终于抬起头,接过茶杯,温热的瓷壁熨帖着掌心,“坐。”
李念墨在书桌对面的圈椅里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像一个等待导师点评的学生。窗外,一道无声的闪电骤然撕裂夜幕,瞬间照亮了她沉静而略带紧张的侧脸,随即又归于黑暗,只留下隆隆雷声由远及近。
“这份构想,” 李玄策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叶,却没有喝,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女儿脸上,“很大胆,也很……危险。”
李念墨的心微微一紧,但眼神没有躲闪:“风险与机遇并存,爸。尤其在当下,我们面临的威胁不再是单一维度的。金融市场的蝴蝶效应,能源通道的咽喉锁钥,信息网络的暗流汹涌,极端气候的频发,甚至……那些难以用常理解释的‘异常’波动。它们相互交织,互为因果,牵一发而动全身。传统的、条块分割的情报分析和危机应对机制,就像试图用一个个独立的沙袋去堵决口的洪水,疲于奔命,事倍功半。”
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科研者特有的逻辑力量,语速渐渐加快,如同在构建一个无形的模型:“我的构想核心,在于‘融合’与‘预见’。打破经济、金融、能源、环境、地缘、科技、社会等领域的传统壁垒,构建一个超维度的数据融合池。利用最前沿的分布式计算、人工智能算法,特别是爷爷在复杂系统非线性推演上的突破性理论,对这些海量、异构、甚至看似矛盾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
她拿起桌上一支笔,无意识地在指尖转动,仿佛那是无形的指挥棒:“设想一下,当西疆某处地脉出现微弱异常能量波动时,系统不仅能结合地质气象数据评估其引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还能同时关联该区域关键能源设施的运行状态、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微妙波动、甚至特定社交网络舆情的异常聚集……通过预设的复杂系统模型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拟推演。最终,它可能给出一个预警: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窗口,该区域存在因连锁反应导致能源供应中断、进而引发区域金融恐慌的高概率路径。”
笔尖在虚空中点了一下,仿佛按下了某个无形的启动键。
“这不再是事后追责,而是事前的风险‘沙盘推演’。” 李念墨的眼神熠熠生辉,如同点燃了两簇幽蓝的火焰,“让我们能在风暴真正形成之前,看到它的雏形,找到最关键的‘支点’,提前加固堤坝,或者……引导泄洪。”
李玄策静静地听着,手中的茶杯早已放下。他深邃的目光越过女儿激动的脸庞,仿佛穿透了书房的墙壁,看到了那份构想背后描绘的、如同蛛网般精密复杂却又危机四伏的未来图景。女儿的思路,与他内心深处那个模糊却日渐清晰的念头——整合碎片化信息,构建国家安全的“全景图”与“预警哨”——不谋而合,甚至远远超出了他现有的框架,将其具象化、技术化、系统化。
窗外,酝酿已久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密集地敲打着屋顶的青瓦和院中的芭蕉叶,发出震耳欲聋的哗响。书房内,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只剩下父女俩清晰的话语和彼此交织的呼吸声。
“构想本身,价值毋庸置疑。” 李玄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磐石穿透雨幕,“它正是我所期望,却又尚未完全描绘出来的‘利器’。但是念墨,” 他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锋,直指核心,“蓝图越宏伟,其阴影也越深重。最大的‘险’,不在技术,而在人心,在边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