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冷香亭外的青石板被砸得噼啪作响,积水顺着檐角成串滚落,像是天穹撕开了一道无法愈合的口子。
苏识站在地窖入口前,手中紧握那枚旧玉佩,指尖微微发颤。
这不是恐惧,而是某种近乎宿命的预感——她知道,一旦踏入,便再无回头路可走。
这不仅仅是一次文物复位任务,而是一场与亡者对话的仪式,是“异识者”血脉觉醒的第一步。
她深吸一口气,抬脚迈入黑暗。
地窖深处潮湿阴冷,空气凝滞得仿佛千年未动。
墙壁斑驳,隐约可见干涸的符文痕迹。
按照母亲手札中的图示,她在北墙第三块石砖处停下,轻轻拂去积尘。
凹槽形状与玉佩严丝合缝,如同等待了百年的钥匙终于归位。
一声轻响,玉佩嵌入的刹那,整座地窖猛然一震。
幽蓝色纹路自凹槽为中心骤然绽开,如活物般沿着石壁蔓延,宛如血管搏动,发出微弱却清晰的嗡鸣。
空气中浮起点点光尘,细碎低语随之响起——不是一句两句,而是无数声音重叠在一起,有少女的啜泣、老妪的叹息、少妇的急诵,皆在齐声念诵一段晦涩古文。
“……心归枢,魂引络,七识相承,逆命为锁……莫信承恩殿月影……莫信……”
苏识瞳孔骤缩,脑中如遭重击,剧烈眩晕袭来,眼前画面疯狂闪现:一位身着宫装的女子跪在血泊中书写遗书;另一位被铁链锁于密室,在墙上刻下同一句话;有一人投井前将一本手札塞进井底砖缝……
她们都死了。七任“异识者”,全都死于同一句警告。
她咬破舌尖强行保持清醒,颤抖着手取出袖中纸笔,凭着惊人的记忆力飞速记录那些断续的词句。
每一个音节都像烙印,灼烧着她的神识。
这不是简单的记忆残留,而是意识层面的信息传递——某种跨越生死的精神共鸣系统正在激活。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息都像在刀尖上行走。
当蓝纹逐渐褪去,低语消散,苏识几乎虚脱,冷汗浸透内衫。
她拔出玉佩,迅速退出地窖,反手封死机关,并用布巾仔细擦拭所有可能留下指纹的位置。
雨还未停。
回到影阁密室,她立即召见柳绿。
“银粉拓印,全部蓝纹图案,一份不漏。”她声音沙哑却冷静,“原始笔记烧了,灰烬倒入御河。”
柳绿迟疑:“夫人,这些信息若毁……”
“正因为太重要,才不能留。”苏识目光如刃,“现在每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分被‘他们’察觉的风险。记住,我们面对的不是权谋争斗,而是早已渗透进王朝根基的隐秘规则——有人在用‘天命’之名,抹杀能看穿真相的人。”
柳绿沉默片刻,躬身领命而去。
夜深人静,白砚率禁军彻查宗庙周边,萧玦坐镇乾元殿处理政务,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就在此时,一名小宫女捧着瓷碗前来,说是华贵妃亲熬的安神汤,特赐协理国务夫人安眠。
苏识掀开盖子,药香清淡,混着一丝檀木气息,并无异常。
但她没喝,只淡淡道:“放这儿吧。”
待宫女退下,她凝视瓷碗良久,忽然想起什么,猛地翻开母亲手札扉页——
“林氏记于观星台地窖”。
林氏,正是华贵妃的母族姓氏。
她心头一震,当即命人取来尚宫局存档的皇宫建筑图谱,铺满整张案桌。
冷香亭、观星台……两处地窖位置被她以朱笔圈出,随即测量深度、对照方位。
结果令人脊背发凉:二者不仅深度一致,均位于龙脉能量偏移点,且其连线延长线,精准指向承恩殿地下三十丈处。
一个念头如雷霆劈开迷雾——
“心枢”根本不是杀人仪式,而是一个传承系统。
它依托特定血脉女性的精神共振,将前代临终前的认知、记忆、推演,通过某种未知机制传递给下一代“异识者”。
冷香亭是接收端,那观星台,或许就是上一代的发送端?
而承恩殿……为何所有线索最终都指向那里?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历代“异识者”的死亡记录:或暴毙、或失踪、或疯癫,但无一例外,最后现身之地,都是承恩殿西厢的月影回廊。
“莫信承恩殿月影。”
这句话不再是警告,而是一条通往真相的密码。
窗外雨势渐歇,东方微白。苏识立于窗前,眸光沉静如渊。
这场宫变的背后,藏着比皇权更古老的秘密。
而她,正站在揭开序幕的边缘。
手指轻抚手札边缘,她低声自语:“如果‘心枢’是靠共鸣传递信息……那么,两个地窖同时激活,会不会引发双频共振?”
她缓缓起身,走向烛台,点燃一支新蜡。
火焰跳跃,映照她唇角一抹极淡的笑意。
有些测试,必须小心进行。
暴雨初歇,晨雾如纱,笼罩着冷香亭的飞檐翘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李言李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言李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