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轻拂,带着海水的咸味和铁皮船冷却后的微凉。陈岸站在码头边,手里紧紧攥着一根发绳,透明塑料的一头微微翘起,像谁悄悄呼出的一口气,轻得几乎要飘走。
他没有再看远处那座孤零零的灯塔,也没回头望一眼那艘歪斜停靠的拖网船。此刻最重要的,是这根小到能藏进掌心的东西。
“还能走吗?”他低头问周小芹。
女孩依偎在哥哥怀里,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睛亮得出奇,像是黑夜里的星星。她点点头:“能。”
“钥匙呢?”
她抬起脚,用指尖轻轻敲了敲鞋底:“在这儿。”
陈岸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从她鞋垫下抠出一把黄铜小钥匙,上面沾了些泥土,边缘已被磨得发亮。他将钥匙收进口袋,一手扶住周小芹,另一只手拉起她哥:“走,去你们家老屋。”
周大海没多问,只是默默把妹妹背了起来,脚步沉稳,像踩在礁石上一样踏实。三人一路无言,穿过渔村狭窄的小巷。昏黄的路灯映照着斑驳脱落的墙皮,影子被拉得又细又长。
周家老屋藏在巷子最深处,门框歪斜,锁也锈迹斑斑。
钥匙插进去,转了两圈,“咔”的一声——门开了。
一股霉味混着陈年木料的气息扑面而来。陈岸摸黑找到电闸,拉了一下,毫无反应。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光束扫过客厅:一张破桌子,两条长凳,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里,周小芹的父亲穿着渔民的衣服,胸前别着一台老式相机。
“暗房在后院。”周小芹在他背上轻声说。
陈岸点头,带着他们绕到屋后。小隔间门缝漏风,玻璃碎了一角。他脱下外套堵住裂缝,又从角落翻出几块木板钉在窗上,再用黑布层层裹紧,连一丝光都透不进。
“得有点红光才行。”他说。
周大海从灶台底下找出一盏煤油灯,灯罩早已不见。他顺手撕了本旧账本卷成筒套上去,又找来一张红糖纸蒙在外面。火苗一点燃,屋里顿时染上一层淡淡的红色,安静而神秘。
这时,陈岸将胶卷取出,放在桌上。他拿出剪刀,动作极轻极慢,仿佛在拆解一个不能发出声响的炸弹。塑料圈被剪开的瞬间,一小段银色金属卷滑了出来,只有指甲盖大小,两端密封。
“真是胶卷。”周大海凑近看了看,“现在还有人用这个?”
“越老的东西,越不容易被发现。”陈岸低声说,“电子的东西能追踪,这个只能靠人眼。”
他打开工具袋,翻出一瓶标签模糊的液体——是上次签到获得的“潮间带防腐剂”,说明写着“含硫代硫酸钠成分”。他记得那本《生物图鉴》后面提过,这种东西临时当作定影液也能用。
显影盘是周家留下的老物件,边缘有个小缺口。他用水冲洗了三遍,倒进调好的药水,再用夹子夹住胶卷,缓缓放入盘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外面风吹树叶沙沙作响,屋里只有煤油灯芯偶尔“噼啪”一声。
十五分钟后,他用镊子小心夹起胶卷,对着红光一照——画面出来了!
不是文字,是照片。
第一张:陈天豪身穿笔挺的三件套西装,正与几名外国人握手。背景墙上挂着一幅南洋海域图,上面用红笔画了三条航线,其中一条直指一座无人岛礁,旁边标注着“C7”。
第二张:同一间屋子,桌上放着一份文件,抬头印着“远洋渔业特许批文”,落款盖着省厅公章,可日期被人涂改过。
第三张:一个打开的保险箱,里面叠放着好几本护照,封面全是外文名字,还有一张汇款单,金额栏清楚地标着七位数。
陈岸盯着那张地图看了许久,忽然伸手摸向胸口——那里贴身藏着航海日志的副本。他翻开一页,在空白处对照记忆中的坐标,画了个圈。
“这不是捕鱼的路线。”他喃喃道,“是走私通道。”
周大海挤过来一看,喉咙里低骂了一句:“这些王八蛋,连政府批文都敢造假!”
“现在的问题不是真假。”陈岸收起胶卷,“是这张图一旦曝光,他们会立刻更换路线,甚至销毁所有证据。”
“那还不赶紧交上去!”周大海急了,“海警、纪委,哪个都能管!”
“可以交,但得交给对的人。”陈岸把胶卷重新包好,放进防水袋,再塞进贴身口袋,“派出所值班的不一定懂这些,万一压几天,什么都晚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去警站,只交复印件。原件我得留着。”
一直沉默的周小芹忽然开口:“岸哥,要是他们不信呢?”
“那就让他们听听声音。”陈岸从背包里取出声呐仪,调出昨晚录下的音频——马明远在码头喊话的声音,还有那段伪造的“自爆录音”。
“有图有声,再加上孩子被绑的事,他们一定会重视。”
三人离开老屋时,已是深夜。周大海坚持要把妹妹送回家,陈岸独自朝村口的派出所走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