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日历正一页页撕向尽头,世纪之交的钟声在华国大地的上空隐隐回响。
这一年是己卯年,属相为兔,却没半分温顺柔和
——至少在汉东省的官场里,空气里浮动的全是暗涌与新机,每一次职位变动都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能荡开数年的权力格局。
吕州市公安局的办公楼里,祁同伟手里拿着刚下发的任命文件,副处级的印章红得刺眼。
这一年他毛岁33,虚岁34,眼瞅着要奔35,说快了都能算36了。
在刑警队队长的位置上,始终是稳扎稳打,终于在今年6月中旬,踩着高玉良的支持,以绝对优势坐上副局长的交椅。
旁人总说他晋升慢,可老泰山私下里拍着他的肩,话里满是提点道
“基层是垫脚石,稳着点,比什么都强。”
对于这位女婿的本事,他也很满意,他从警这么多年,见过太多有能力的干警,可不得不说,就同伟这一手“心理突破”,就能让其在公安系统内吃遍天。
祁同伟把这话刻在心里,窗外的梧桐叶正绿得深沉,他知道自己的路才刚起步。
不过一个月,京州市公安局的新班子名单便传遍了汉东。
赵东来三个字后面,缀着“局长”与“副厅级”的标注
——年纪轻轻,成了全省最年轻的市局一把手。
消息传到吕州时,祁同伟正在整理案卷,笔尖顿了顿,心里清楚,汉东的年轻一代里,又多了个不能小觑的角色。
秋风卷着寒意来时,吕州的权力核心彻底换了血。
高与良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的位置上挪窝,接了吕州市委书记的印,而新市长的人选更让人意外
——原岩台市副市长、金山县县长李达康。
谁都记得多年前,他为步入仕途,在老领导坟前哭红了眼的模样,如今凭着带金山县脱贫的实绩,硬是从县域,跳到了地级市主官的位置。
“高李配”主政吕州的说法,一夜之间成了汉东官场最热门的谈资。
没人敢忽略这场变动背后的推手
——即将退休的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群峰。
高玉良的提拔,赵东来的破格,都是这位老狐狸在谢幕前,最后一次为自己的阵营铺路。
当梁群峰的退休通知下发时,汉东的老人们都在感慨,一个时代要结束了。
可真正搅动全局的,是年底那场震动全省的人事调整。
省长赵立春,在汉东主政八年,一手推着改革开放的步子,把经济数据做得亮眼。
当“省委书记”的任命从中央传来时,所有人都明白,这位在汉东耕耘了十余年的官员,终于站上了权力的顶峰。
从省长到省委书记,一步之遥,却意味着汉东的官场版图,从此要烙上“赵家”的印记。
至于空出的省长宝座,被改革先锋,副省长刘震东摘的头衔。
新年的最后一场雪,落在了汉东省委大院的红墙上。
祁同伟站在市公安局的窗前,看着雪花覆盖街道,心里盘算着新年的计划。
高玉良在市委办公室里批阅文件,灯光下的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李达康正带着团队,调研吕州的开发区,他在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规划。
而赵立春的办公室里,汉东省的地图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他的手指在几个城市间缓缓移动,目光深邃。
世纪交替的钟声即将敲响,汉东的官场早已不是旧日模样。
有人踩着机遇往上走,有人握着权力铺后路,有人凭着实绩破局,有人靠着站队站稳脚跟。
这场在己卯年里铺开的权力棋局,才刚刚落下关键的几子,而未来的数十年里,所有的恩怨与博弈,都要从这个冬天开始说起。
“10——9——8——”
京州市“铂悦府”顶层的商务包厢里,水晶灯的光芒洒在满桌的红酒与雪茄上,将空气都染成奢靡的金色。
赵瑞龙踩着真皮沙发站起身,左手举着高脚杯,右手食指朝下压了压,原本喧闹的包厢瞬间只剩整齐的倒计时声,像在为他的野心敲着鼓点。
“7——6——5——”
他晃了晃杯中的勃艮第,酒液沿着杯壁划出猩红的弧线。
在场的十几号人都是瑞龙集团的核心骨干,有人攥着酒杯的手指泛白,有人刻意挺直了腰板
——谁都清楚,眼前这位“汉东太子爷”如今有多炙手可热,跟紧他,就等于握住了汉东商界最粗的资源命脉。
这两年,瑞龙集团的版图扩张得像滚雪球,从基建到矿业,再到刚拿下的京州CBD项目,哪一步不是踩着权力的梯子往上爬?
“4——3——2——”
赵瑞龙忽然抬了抬下巴,高脚杯相撞的清脆声响瞬间炸开,“叮”的一声接着一声,织成一片谄媚的交响。
“干杯!”
他的声音带着酒意的亢奋,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大声道
“从今天起,汉东的一亩三分地,我赵家说了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