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霜染边城岁月长
寒川关的秋来得静,晨起时城墙上已凝了层薄霜,玄铁石砖被染得泛白,像是覆了层碎雪。萧彻推开经略府书房的窗,风裹着关外草原的凉意涌进来,吹得案上的宣纸轻轻晃动——那是苏雪昨夜抄录的流民户籍,字迹娟秀,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麦穗,是她惯用的标记。
“在看什么?”苏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刚睡醒的慵懒。她穿着一身月白色寝衣,外罩了件浅粉色披风,发间还别着那支桃木梅花簪,是萧彻去年亲手做的。手里端着的铜壶冒着热气,刚煮好的姜枣茶香气漫满了屋子。
萧彻回头,伸手接过铜壶,给她倒了杯热茶:“在看今年的流民安置名册,老周叔说城西那片新垦的田地,明年就能种冬小麦了。”他指尖碰了碰宣纸上的麦穗,“你这标记画得越来越熟练,再过些日子,怕是比账房先生的字还好看。”
苏雪笑着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跟你学的啊,你教士兵练剑时那么有耐心,我抄名册自然也不能马虎。”她走到窗边,望向城外的方向,“今日霜降,狼王派人送了些北境的羊肉过来,说让我们尝尝鲜。正好阿瑶他们几个孩子说想吃羊肉汤,中午我们就在流民棚那边一起煮吧?”
“好。”萧彻点头,目光落在苏雪发间的梅花簪上。簪子的桃木经过一年的摩挲,已变得温润发亮,和她耳后垂落的碎发相映,竟比京城里那些金玉首饰更显动人。他抬手拂去她肩头的一片落叶:“吃完羊肉汤,我们去看看城西的梅林。去年这个时候梅树刚栽下,如今该抽新枝了。”
苏雪眼中一亮,用力点头。自从去年麦收后,寒川关再无战事,北境的白狼部、赤豹部与关内互通有无,流民们也都有了安稳住处,她和萧彻终于有了些闲暇时光,能好好看看这座他们守护的城。
辰时刚过,萧彻提着狼王送来的羊肉,苏雪则带着阿瑶几个孩子,一起往城南的流民棚走去。路上的百姓看到他们,纷纷笑着打招呼,有的递来刚烤好的饼子,有的塞了把新鲜的青菜,不多时,苏雪手里的竹篮就满了。
“萧将军,苏经略!”老周叔正站在流民棚外的空地上劈柴,看到他们来,连忙放下斧头迎上来,“羊肉我已经让人洗干净了,灶火也生好了,就等你们来呢!”
阿瑶拉着苏雪的衣角,仰着小脸问道:“苏姐姐,今天的羊肉汤里能放萝卜吗?我昨天在田埂边看到萝卜已经长大了。”
“当然可以。”苏雪笑着揉了揉她的头,“你和小石头去菜地里拔几根萝卜来,记得要选小一点的,大的还得再长些日子。”
孩子们欢呼着跑向菜地,萧彻则和老周叔一起,将羊肉切成大块,放进大铁锅里。苏雪在一旁添柴,火光映着她的侧脸,暖得像秋日的阳光。流民棚里的其他人也都围了过来,有的帮忙剥葱,有的帮忙洗姜,说说笑笑间,大铁锅里的羊肉渐渐煮开,香气顺着风飘出去,引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
“萧将军,听说朝廷上个月又派了人来,想请您回京城当大将军?”一个曾在战场上受过伤的老兵问道,手里还拿着一块刚擦好的姜。
萧彻搅动着锅里的羊肉,摇头笑道:“我在寒川关待惯了,京城的繁华不适合我。再说,这里有你们,有苏雪,才是我的家。”
苏雪闻言,抬头看向萧彻,眼中满是笑意。她知道萧彻的心思,自从去年赵渊倒台后,朝廷曾三次召他回京任职,都被他以“寒川关需人镇守”为由拒绝了。对他而言,所谓的功名利禄,远不如这边城的烟火气来得珍贵。
中午时分,羊肉汤终于煮好。孩子们捧着粗瓷碗,小心翼翼地喝着汤,脸上满是满足。苏雪坐在萧彻身边,给他碗里夹了块肥瘦相间的羊肉:“多吃点,下午去看梅林,要走不少路呢。”
萧彻接过羊肉,也给苏雪夹了一筷子萝卜:“你也吃,这萝卜甜得很,比城里买的还好吃。”
众人围坐在火堆旁,喝着羊肉汤,聊着家常,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萧彻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安稳——这就是他当年离开京城,来到北境的初衷,不是为了成为人人敬仰的将军,而是为了守护这样的太平,这样的温暖。
下午,萧彻和苏雪如约去了城西的梅林。去年栽下的梅树已长到一人多高,枝桠上虽还没有花苞,却已抽出不少新绿,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有生机。苏雪走到一棵梅树前,伸手拂过枝头的新叶,笑着说道:“等明年冬天,这里就会开满梅花了,到时候我们就在这里煮茶赏梅,好不好?”
“好。”萧彻从身后轻轻揽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不仅要煮茶赏梅,还要在这里建一间小木屋,等我们老了,就住在这里,每天看着梅花开,看着孩子们长大。”
苏雪靠在萧彻怀里,闭上眼,感受着他怀里的温暖和身边的微风。她想起三年前第一次来寒川关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如今却已是良田万顷,炊烟袅袅。她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身边这个男人的守护,也离不开所有百姓的努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兵王传奇英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兵王传奇英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