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的裂纹还在渗光,暗红如将熄的炭火,在地面符文阵列上投下微弱的波纹。陈默的手指紧扣笔身,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将残存的意识沉入星轨底层,引导那点仅存的火种化作低频震荡,沿着笔杆缓缓推进。他知道,刚才那一幕不是终点,而是某种开启的前兆。
林小满靠在操作台边缘,呼吸微弱,睫毛轻颤。她的手掌还贴在钢笔裂口处,血迹已经干涸,但皮肤下仍有微弱的能量流动,像是血脉深处未熄的余烬。李维的声音从终端传来,带着断续的电流杂音:“钢笔内部数据流开始重组,频率接近记忆读取模式……建议不要强行触发。”
“不是我触发的。”陈默低声说,“是它自己在回应什么。”
话音未落,地面的符文突然一震。原本因逆熵场稳定下来的阵列边缘,浮现出一张泛黄的纸页。四角残缺,墨迹模糊,右上角写着“林小满”三个字,旁边标注“72分”,时间是2008年4月12日,初三模拟考。
陈默瞳孔一缩。
这张试卷,不该存在。它早已被收走,连同那节没写完的几何题,一起消失在当年的监考流程中。可现在,它就躺在这里,像是从时间的夹缝里被硬生生撕了出来。
“李维,调校园监控。”陈默声音压低,“锁定教学楼三楼东侧走廊地面,现在。”
“已经在看了。”李维回应,“监控画面正常,但红外扫描显示地面温度异常,集中在试卷投影区域。物理存在,不是幻象。”
陈默缓缓蹲下,钢笔尖轻轻点在试卷边缘。星轨立即反馈:纸张纤维结构真实,墨迹成分与二十年前学校统一采购的蓝黑墨水一致。这不是复制品,是原件。
“它为什么会在这里?”林小满忽然开口,声音沙哑。
陈默没回答。他盯着那道未解的几何题——一个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延伸推导,题干被红笔划了一道斜线,旁边写着“思路偏移,不予评分”。而在题目的空白处,一道陌生的符文悄然浮现,由细密的数字与线条构成,像是某种压缩后的信息编码。
“这不是评分。”陈默低声道,“是标记。”
他抬起笔,试图扫描符文结构。星轨刚启动解析程序,钢笔内部骤然传来一股反向震颤,像是某种机制被触发。地面的试卷开始微微发烫,文字边缘泛起金光,林小满猛地喘了口气,身体一晃。
“别碰它。”张建国突然出声。
所有人都看向他。他站在几步之外,脸色发白,手扶着墙,额角渗出冷汗。“我……我记得这张卷子。”
“你批过?”陈默问。
张建国点头,声音有些发抖:“那天监考,周振海来了。他说是教育局派来的评估专家,要抽查一批中等成绩学生的答题逻辑。我交上去的卷子里,70到85分的,都被他单独标记了。包括这一张。”
陈默眼神一凛。
李维立刻接入档案系统:“查到了。2008年那次‘教育质量抽样评估’,名义上是市教科所主导,实际执行方是‘新知未来教育科技中心’——周振海名下的空壳机构。所有被标记的学生,后续三年内,有百分之六十七进入了他旗下的补习项目。”
“不是补习。”陈默盯着符文,“是筛选。”
他忽然意识到什么,回头看向林小满:“你当年为什么没做完这道题?”
林小满皱眉,意识还有些模糊:“我记得……监考老师突然提前收卷。说系统出了问题,要紧急终止考试。”
张建国身体一僵。
“那天,是我。”他声音干涩,“我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服务器异常,必须立刻回收试卷。我照做了。可后来查过,那天系统根本没有故障。”
空气瞬间凝滞。
陈默盯着地面的符文,脑中闪过星轨数据库里的记录——“Ω-候选者”,二十年前科学院内部档案中的绝密名单,标记对象均为12至18岁青少年,特征是:中等偏上成绩、逻辑思维活跃、家庭背景普通、无明显社会资源依赖。筛选标准,正是通过考试行为数据建模生成的“认知适配指数”。
而林小满的名字,就在名单第十七位。
“这不是考试。”陈默缓缓站起身,“是测试。”
他抬起钢笔,不再试图解析符文,而是将笔尖对准林小满的掌心:“你还能注入能量吗?”
林小满咬牙,点头。
陈默将笔尖轻触她指尖,引导星轨将最后一点火种转化为共鸣频率。林小满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血脉能量顺着笔身流入地面。金色的光晕从试卷边缘扩散,像水波般荡开,符文开始缓缓旋转,投影出一片模糊的考场景象。
二十多年前的初三教室浮现眼前。课桌整齐排列,学生低头答题。镜头缓缓推进,落在林小满当年的座位上。她正在演算那道几何题,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突然,广播响起:“考试终止,请立即停笔。”她抬头,困惑地看向讲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学神霸业:科技魔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学神霸业:科技魔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