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守在营地门口的弟子忽然高喊:“西方的信使到了!”
两个背着皮囊的身影快步穿过夜色,为首的汉子脸上带着风霜,将一卷染着尘土的竹简高高举起:“轩辕先生,西方部落用您教的‘金生水’法子,治好了牧民的消渴症!他们让羊喝了煮过知母的水,再挤奶给患者喝,那些总喊口渴的人,如今傍晚喝一碗奶,夜里都不用起夜了!”
轩辕接过竹简,展开的瞬间,一股草原的干燥气息扑面而来。上面画着简陋的羊群图案,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肺属金,肾属水,润肺便能滋肾,就像雨后的草原,先润了草叶,再渗进土里。”他忽然想起西方那些起伏的山峦,岩石缝隙里渗出的泉水,原来肺与肾的关系,就像山岩与泉水,山岩坚实,泉水才能源源不断。
灵枢在一旁整理新到的医案,忽然“呀”了一声:“先生您看,北方送来的医案里,有个猎人得了关节痛,他们用了您说的温肾药,却没见效。后来发现他总在月夜出去打猎,按‘夜属水,肾怕过寒’的道理,让他改成白日捕猎,再用药,很快就好了!”
“这便是阴阳与五行的勾连。”轩辕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他指着岩壁上的阴阳鱼,“昼夜分阴阳,时辰合五行。就像北方的冬夜,阴寒最盛,肾水本就怕寒,偏要在那时受冻,再好的药也抵不过逆天而行。”他忽然觉得眼前的岩壁活了过来,那些刻字仿佛化作了流动的气血,在阴阳的总纲里循着五行的路径周流不息。
岐伯看着他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初遇时的情景。那时轩辕还是个背着石箭的年轻首领,在山林里为中毒的族人寻找解药,手里攥着的草药连名字都叫不出。而现在,他指尖划过的每一道刻痕,都藏着能救千人万人的道理。
“该给这些道理起个名字了。”岐伯的声音带着一丝郑重,“就像给山川河流命名,有了名字,才能让后人循着路走下去。”
轩辕望着岩壁上的符号,它们在火光中仿佛活了过来,阴阳如天地开合,五行似万物生长。他忽然想起部落里传唱的古老歌谣,那些关于日月运行、四季更迭的句子,原来医理也该像歌谣一样,能被后人代代相传。
“就叫‘阴阳五行’吧。”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夜风中传得很远,“阴阳是总纲,如天地包裹万物;五行是细节,似草木生长有序。两者合在一起,才能看透人体的奥秘,就像织网,经纬相扣,才能捕得住鱼。”
灵枢在一旁飞快地用骨刀在竹简上刻字,火光下他的侧脸透着虔诚:“先生,等把这些都刻成书,是不是所有医者都能治好病了?”
轩辕低头看向脚边的陶碗,碗底残留的药渣沉淀成奇特的形状,像个缩小的五行图。“路还长着呢。”他轻声说,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岩壁,“昨日整理医案,发现有个患者既咳嗽又腹泻,按‘金克木’治肺,按‘土克水’治脾,却总不见好。或许,这五行之间,还有我们没看透的关联。”
夜色渐深,远处传来野狼的嗥叫,篝火渐渐弱下去,岩壁上的刻字却仿佛愈发清晰。轩辕站起身,望着满天星斗,北斗七星的勺柄正指向东方,那里是木气生发之地。他忽然想起东方医者信里的最后一句话:“有个孩童生下来就不会哭,喉咙里像堵着东西,我们按五行查遍了脏腑,却找不到症结。”
风从帐篷缝隙钻进来,吹得竹简哗哗作响,像是在催促着什么。轩辕将目光从星空收回,落在岩壁那片空白的地方——那里本该刻下新的发现,却还留着粗糙的石面。
“看来,这阴阳五行的道理,还得在医案里慢慢磨。”他拿起岐伯递来的另一碗药汤,温热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就像这草药,得熬够时辰才能出味。”
灵枢已经把新的竹简摊开,骨刀悬在半空,等着记录新的思考。轩辕望着那片空白的岩壁,忽然笑了:“明日,该在这里刻上‘生生不息’四个字了。医道就像这五行循环,永远有新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篝火最后爆了个火星,随即化作一堆暗红的灰烬。远处的鸡鸣声穿透夜色,东方的天际已泛起微光,仿佛有新的医理正随着朝阳一同升起。
欲知轩辕如何解开那喉咙堵塞的疑难病症,且看下一章分解。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