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草药对比,性味归类
晨露还挂在医庐窗前的药草叶上时,轩辕已经起身。他将这些日子从各地收集来的草药一一铺开在案几上,阳光透过木窗棂,在药草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照亮了他眼中的专注。案几上的草药种类繁多,有东方海边带来的海藻、昆布,带着淡淡的咸腥味;有南疆雨林采来的穿心莲、青蒿,叶片上还沾着仿佛能拧出汁水的湿润气息;有西陲草原寻得的麻黄、附子,干燥的根茎透着一股沉稳的劲儿;还有北方雪原附近挖来的生姜、花椒,尚未靠近,辛辣的气味就已钻入鼻腔。
“先生,这些草药来自四面八方,模样、气味差得远呢,真能归到一块儿去?”旁边的弟子扶着案几,看着眼前这堆形态各异的东西,忍不住问道。他跟着轩辕走了不少地方,见识过这些草药在当地发挥的妙用,但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找出规律,心里实在没底。
轩辕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一株海藻。这海藻是在东海之滨采收的,晾干后呈黑褐色,质地柔韧,他轻轻一掰,能感觉到其中的纤维。“你闻闻。”他把海藻递到弟子面前。
弟子凑近嗅了嗅,皱了皱眉:“有点咸,还有点海腥味。”
“嗯。”轩辕点点头,又拿起一块昆布,“这个呢?”
昆布比海藻厚实些,颜色更深,弟子闻过之后,肯定地说:“也是咸的,腥味比海藻淡点,但咸味更明显。”
轩辕将海藻和昆布放在一起,又取过南疆的穿心莲。穿心莲的叶子成对生长,边缘带着细小的锯齿,他掐下一片叶子,让弟子尝尝。弟子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瞬间皱紧了眉头,连连咂嘴:“好苦!比黄连还苦!”
“再尝尝这个。”轩辕又递过青蒿。青蒿的叶子更细碎,带着一股特殊的清香,弟子嚼了嚼,苦味虽有,但比穿心莲淡了不少,还带着点涩味。
“记下了吗?”轩辕看着弟子,“海藻、昆布味咸,穿心莲、青蒿味苦。”他说着,在铺开的兽皮上用炭笔写下“咸”“苦”二字,再把对应的草药名称写在下面。
接着,他转向西陲的草药,拿起一根麻黄。麻黄茎秆细长,表面有细小的纵棱,他用指甲刮了刮表皮,凑到鼻尖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辛气萦绕开来。“西陲的牧民常用它来治风寒感冒,你试试。”
弟子学着轩辕的样子刮了刮麻黄,闻过之后道:“有点像生姜的味道,但更冲一点,闻着鼻子里暖暖的。”
“再看这个。”轩辕拿起一枚附子,附子是乌头的块根,呈圆锥形,表面棕褐色,他切开一小块,里面的颜色偏黄白。“这个毒性不小,但炮制后能温阳散寒,西陲的人冬天受了寒,用它配伍其他药,能很快驱散寒气。”他让弟子小心地闻了闻,“是不是也带着点辛味,还有点淡淡的甘味?”
弟子仔细嗅了嗅,点头道:“嗯,是有辛味,回甘很淡,不仔细闻几乎察觉不到。”
轩辕又在兽皮上写下“辛”“甘”,把麻黄、附子归到下面。然后他拿起北方的生姜,生姜还带着新鲜的泥土,表皮粗糙,他掰下一小块,辛辣的气味立刻弥漫开来。“北方天寒,生姜是常用的,做菜、入药都少不了,味辛,性温,能散寒。”
旁边还有一小袋花椒,是从北方部落换来的,颗粒小小的,呈紫红色。轩辕抓起一把,让弟子闻,弟子刚凑近,就被那浓烈的辛香呛得打了个喷嚏,引得轩辕笑了起来。“这花椒不仅能调味,还能温中止痛,北方人用它泡水洗脚,能治冻疮。”
他把生姜、花椒也归到“辛”味下面,又想了想,拿起一块甘草。甘草是从途经的中原部落得来的,根粗壮,呈圆柱形,断面黄白色,有甜味。“这甘草味甘,能调和诸药,在很多方子中都能用到,不管是东方的砭石疗法配合草药,还是南方的苦寒药,加上点甘草,都能让药性更温和些。”他在“甘”字下面添上了甘草。
还有从南方带来的乌梅,晒干后呈黑褐色,皱巴巴的,轩辕拿起一颗让弟子尝,弟子咬了一口,酸得眯起了眼睛:“好酸!”
“这乌梅味酸,能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南方潮湿之地,有人拉肚子不止,用它煮水喝,效果不错。”轩辕说着,在兽皮上写下“酸”字,把乌梅归了进去。
此时,兽皮上已经整整齐齐地列好了“酸、苦、甘、辛、咸”五味,每一味下面都对应着几种草药。弟子看着这清晰的分类,眼睛亮了起来:“先生,这么一看,还真有规律!”
轩辕点点头,指着“咸味”下面的海藻、昆布道:“你还记得在东海之滨,部落的人用海藻治颈间的肿块吗?那肿块坚硬如石,海藻味咸,能软坚散结,所以能消这种硬块。昆布也是一样,渔民们常吃,不仅能预防粗脖子病,还能治体内的症结。”他顿了顿,继续说,“所以咸味的药,大多有软坚、散结、润下的功效,就像海水能软化礁石一样,能化解体内的坚硬之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