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药圃新绿
晨曦刚漫过东边的山梁,药圃里的露水还凝在草叶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轩辕踏着沾湿的草鞋走进圃中时,三个弟子正蹲在新翻的土地旁,小心翼翼地给刚栽下的药苗浇水。竹制的水壶贴着地面倾斜,水流细细地渗进土里,生怕冲倒了那些才冒出两瓣嫩叶的小家伙。
“先生。”二弟子最先瞥见他,手里的水壶顿了顿,忙起身拱手。另外两个弟子也跟着站起来,衣袖上沾着泥点,脸上却带着侍弄新苗的郑重。
轩辕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目光扫过圃中排列整齐的畦垄。新栽的这一片是“防风”,苗株尚矮,叶片呈嫩绿色,边缘带着细碎的锯齿。他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一片叶子,晨露顺着指尖滑落,凉丝丝的。
“这几日天气转暖,白日太阳烈,你们浇水的时辰得改改。”轩辕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卯时浇一次,酉时再补一次,避开日头最盛的时候,免得水汽蒸腾伤了根。”
大弟子闻言点头,在随身带着的木简上刻下“防风:卯酉时浇水”几个字。他记得先生说过,每种草药的性子都得记在心上,就像记着部落里每个人的脾气,稍不留意就可能出岔子。
轩辕的目光忽然落在畦垄尽头的几株药苗上,那几株的叶片边缘微微发卷,颜色也比别处的深些。他走过去,拨开周围的土,看了看根系,又凑近闻了闻,眉头轻轻蹙起。
“这几株是谁栽的?”
三弟子脸一红,挠了挠头:“先生,是我。我看它们长得壮实,就想着多晒晒太阳或许长得更快,没往树荫那边移。”
轩辕没责怪他,只是指着那几株药苗解释:“你看这叶片,卷边不是缺水,是被晒得发蔫了。这味防风,看着性子泼辣,实则喜阴怕晒,就像山里的獐子,看着机灵胆大,实则最怕强光惊扰。”他蹲下身,亲手将那几株药苗连土挖起,“来,你们看这根须,细而多,最忌暴晒后土壤板结,得移到那边的槐树下,那里的土松,潮气足,还能挡挡正午的日头。”
弟子们赶紧拿来工具,小心翼翼地跟着移栽。三弟子一边挖土一边问:“先生,您怎么知道它喜阴呢?我前几日采种的时候,见它们长在山坡上,太阳也挺足的啊。”
轩辕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指着远处的山坡:“你采种的地方,是不是在背阴的石缝里?那里上午能照着点斜光,午后就被山影挡住了,可不是什么强光直射的地方。”
三弟子恍然大悟:“难怪呢!我当时只想着挖回来种,没细想它们原本长在哪处。”
“这就是识药的关键。”轩辕坐在田埂上,拿起一株刚采的薄荷,“你们看这薄荷,叶片厚实,绒毛少,闻着气味冲,它就喜阳,越晒香味越足;再看那黄连,叶片薄,颜色深,总长在沟谷里,见不着多少太阳,所以性子苦寒,能清热泻火。每种草药的生长环境,早就把它的性子写在身上了,就看你们会不会读。”
大弟子在木简上飞快地刻着,忽然想起一事:“先生,前日您让我们把黄芪移到高处,说它‘性喜高燥’,可这防风也长在山坡,怎么就喜阴了呢?”
轩辕笑了笑,从药圃边摘下两片叶子,一片是黄芪叶,一片是防风叶,递给弟子们:“你们自己摸摸,比比。”
弟子们接过叶子,仔细比对。大弟子先开口:“黄芪叶更宽,叶脉粗,摸起来有点硬;防风叶窄,叶脉细,摸起来软乎乎的。”
“还有气味。”轩辕提示道。
二弟子凑近闻了闻:“黄芪叶闻着有点土腥味,防风叶……好像带着点清苦气,还挺凉的。”
“说得好。”轩辕点点头,“黄芪性温,要补气升阳,就得在高处多受些阳气滋养,所以它的叶片得厚实些,才能锁住阳气;防风性温却偏润,要祛风解表,就得在阴处蓄点水汽,叶片细软才能藏住湿气。这就像人,有的人天生阳气足,就得多在外面历练;有的人阴气盛,就得找个温润的地方调养,才能各尽其用。”
正说着,负责晾晒草药的老药农背着一捆晒干的甘草走过来,见他们在讨论,笑着插话:“轩辕先生说得是。去年我在南山坡种过一批当归,想着那边向阳,结果长出来根茎细,气味也淡;后来听您的,移到北坡半阴处,浇的水也用的山泉水,今年挖出来的当归,根粗肉厚,闻着就不一样。”
轩辕起身和他寒暄了几句,又对弟子们说:“老丈种了一辈子药,这话你们得记着。草药和人一样,不光要喂饱,还得顺性。就像养孩子,有的得严管,有的得宽纵,强拧着来,要么长歪了,要么就蔫了。”
他走到药圃另一头,那里种着刚发芽的紫苏。他拨开叶片,看了看长势,又叮嘱道:“紫苏这味药,性子活泛,喜温喜湿,但也怕涝。你们看这畦垄,得筑得高些,旁边挖条浅沟,下雨的时候好排水。它的叶子能解表,种子能平喘,不同的部位用法不同,采收的时辰也得讲究——叶子要在开花前采,那时气味最浓;种子得等成熟了割下来晒干,不然药效不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