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图谱传抄,惠及邻部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神农部落的使者阿木已站在医庐外的石阶下,手里紧紧攥着一块打磨光滑的木牌。木牌上刻着一株苍耳的图案,边缘还残留着些许药汁的痕迹——这是他来时特意从部落药圃采的苍耳汁所染,既是信物,也暗含着求药问医的诚意。
“阿木兄弟,这么早赶来,可是部落里又有急事?”守在医庐门口的弟子见是他,连忙迎了上来。阿木是神农部落派来跟随轩辕学习医术的弟子,半年前刚回去,如今这般急切模样,难免让人担心。
阿木抹了把额头的汗,声音带着些许喘息:“我是来求先生一件大事的。”他往医庐里望了望,晨光透过木窗棂照在地上,映出药草晾晒的影子,“能否通报先生,说阿木有要事求见?”
弟子见他神色郑重,不敢耽搁,转身快步走进内堂。不多时,轩辕披着麻布外衣走了出来,袖口还沾着些竹简的青痕——显然是一早就在整理医案。“阿木?你怎么回来了?”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落在阿木手里的木牌上,“看你这模样,莫不是部落里又生了疫病?”
“先生多虑了,部落安好。”阿木连忙躬身行礼,将木牌双手奉上,“是首领让我来的。自从上次先生帮我们治好沼泽怪病,部落里便越发看重草药治病的法子。只是……我们带回的草药笔记太过简略,好些时候对着草药认不出,更别提配伍了。”
他顿了顿,鼓起勇气说道:“首领听闻先生编了一部百草图谱,记录了三百多种草药的模样、性味和用法,便让我来求一份抄本。我们愿意用部落里最好的药种和麻布来换,只求能让部落的医者多认些草药,少走些弯路。”
轩辕接过木牌,指尖摩挲着上面苍耳的纹路,那熟悉的轮廓让他想起半年前在神农部落沼泽边除草的日子。他看向阿木,见他眼里满是恳切,甚至带着几分忐忑,便知这不仅是神农首领的意思,更是阿木自己的心愿——他在医庐学习时,就常说要把学到的医术带回部落,让族人少受病痛之苦。
“图谱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交换的。”轩辕的声音平静却坚定,他将木牌还给阿木,“你先随我进来,看看这图谱。”
阿木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如此顺利,连忙跟上轩辕的脚步,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脚步都轻快了许多。穿过晾晒着艾草和薄荷的庭院,来到轩辕平日整理医案的书室,一股淡淡的墨香混合着药草味扑面而来。
书室的墙上挂着几张巨大的麻布,上面用炭笔勾勒着各种草药的形态,有根茎粗壮的人参,有叶片带刺的苍耳,还有开着细碎白花的柴胡。而书案上,整齐地码放着几十卷竹简,最上面一卷的封皮上,用朱砂写着“百草图谱”四个大字,旁边还画着一株含苞待放的雪莲。
“这就是你说的百草图谱。”轩辕拿起最上面的一卷,轻轻展开。竹简上,除了用墨笔书写的文字,还有用红、黑两色绘制的草药图:红色标注着草药的毒性部位,黑色则画出了最佳采收的根茎或叶片。文字部分详细记录了草药的生长环境、性味归经,甚至还有几处用小字标注着“某次配伍失误,切记不可与半夏同用”的字样。
阿木凑近细看,只见其中一页正是苍耳的记载:“苍耳,叶呈三角状,边缘有锯齿,果实带刺。味辛、苦,性温,有小毒。能散风除湿,通鼻窍……采收时节在初秋,果实成熟而未落地时最佳,需晒干后去刺入药。”旁边还画着苍耳在向阳地和背阴处的不同长势,标注着“向阳者药力更盛,背阴者毒性稍减”。
“这……这太详尽了!”阿木忍不住低呼出声,手指微微颤抖地划过竹简上的图画,“我们部落药圃里就种着不少苍耳,可谁也不知道采收还要分时节,更不知道它还能通鼻窍。上次有个孩童鼻塞得夜里哭,我们只能束手无策……”
轩辕看着他激动的模样,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编纂这部图谱时,便是想着能让更多像阿木这样的医者少走弯路,如今能真正帮到他们,便是图谱最大的价值。“你既来了,便让弟子们帮你抄录一份。”他对阿木说,“不过这图谱还有些地方需要完善,抄录时需仔细核对,莫要抄错了毒性和用量,那可是会出人命的。”
阿木连忙点头,眼眶有些发热:“先生放心,我定会一字一句盯着抄录,绝不敢有半分差错。我们神农部落虽不富裕,但也知道知恩图报——首领让我带来了二十斤新收的黄芩种子,还有五十匹刚织好的麻布,都是部落里最好的,还请先生收下。”
“种子我收下,正好医庐药圃要扩种黄芩。”轩辕笑着应允,“至于麻布,便留给你们部落的医者吧,让他们用麻布把抄好的图谱仔细装订起来,免得被雨水打湿。”他转身对守在门口的弟子道,“去叫上五个字写得好的弟子,到传习堂准备抄录。笔墨不够就去库房取,务必用最好的竹简,不可马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