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矿物药材辨真伪
晨曦穿透岐山的薄雾,洒在一片裸露的岩石坡上。轩辕蹲在一块青灰色的岩石前,指尖轻抚过冰凉的石面,耳边是岐伯沉稳的声音:“矿物入药,由来已久。它们生于山石之中,得大地之精,其性坚固,药效亦多持久。但辨其真伪、别其优劣,是用矿物药材的第一要务。”
昨日轩辕向岐伯请教完虫类药材的辨识,今日便跟着师父来到这片矿石产地。他背上的藤筐里,已经装着几块形态各异的石头——这是昨日岐伯让他提前采集的“样品”,此刻正等着被一一甄别。
“你看这两块。”岐伯从藤筐里取出两块白色的矿石,放在阳光下。一块表面泛着淡淡的玻璃光泽,敲碎的断面平整,折射出清冷的光;另一块则显得温润些,用手指捻一捻,会留下滑腻的粉末,甚至能在石板上画出浅痕。
“师父,这两者看着都是白色,可手感完全不同。”轩辕拿起那块能画出痕迹的矿石,指尖确实沾了一层滑滑的粉末,“这块摸起来像油脂,另一块却硬得像铁器。”
岐伯点头,指着带玻璃光泽的矿石道:“此为石膏。你试着用石斧敲一下。”
轩辕依言拿起石斧,对准石膏的边缘轻敲。“当”的一声,石膏应声裂开,断面依旧平整,那些细碎的粉末落在手心里,凉凉的,带着些微的涩感。
“石膏性脆,硬度中等,这是它的特征之一。”岐伯接过半块石膏,对着阳光细看,“你看这断面的光泽,如同冰面反光,这是‘玻璃光泽’,是石膏的显着标志。它入药能清热泻火,治高热烦渴最是对症。先前你在疫区遇到的高热患者,若用对石膏,退热如釜底抽薪。”
轩辕将石膏的特征一一记在竹简上:“石膏,色白,性脆,断面有玻璃光泽,硬度中等,能清热泻火。”写罢,他又拿起那块滑腻的矿石,“那这块呢?摸起来滑溜溜的,还能画画。”
“这是滑石。”岐伯接过滑石,用指甲在上面轻轻一划,果然留下一道白痕,“滑石硬度低,比石膏软得多,这是它与石膏最明显的区别。你再试试把它放在水里。”
轩辕捧着滑石走到不远处的小溪边,将其浸入水中。奇怪的是,滑石表面并没有立刻被水浸湿,反而像裹着一层看不见的膜,轻轻一提,水珠便滚落下来。他又把滑石在溪水里搓了搓,指尖的滑腻感更甚,仿佛沾了一层天然的油脂。
“滑石性滑,入水不濡,”岐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它最大的功效是利水渗湿,还能清热解暑。夏天赶路的人,若用滑石煮水喝,能防中暑,还能缓解湿热引起的小便不畅。”
轩辕恍然大悟,难怪之前在终南山时,岐伯夏天常煮一种带着石粉沉淀的水给他喝,入口微涩,喝下去却觉得胸腹间的燥热消散不少,想来便是滑石水了。他连忙在竹简上补记:“滑石,色白,质软,滑腻,入水不濡,能利水渗湿、清热解暑。”
“辨矿物药材,先看硬度。”岐伯坐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指着周围散落的矿石,“你看那几块赤褐色的石头,硬度极高,用石斧都难敲碎,那是铁矿石,虽不入药,却能让你明白‘硬度’二字的分量。而像石膏、滑石这类可入药的矿物,硬度多在中等或偏低,这是便于加工的缘故。”
轩辕拿起石斧,对着周围的矿石一一试敲。有的矿石纹丝不动,震得他虎口发麻;有的则应声碎裂,粉末飞扬。他一边试,一边听岐伯讲解:“入药的矿物,多需研磨成粉,或煅烧后使用。若硬度太高,既难加工,药效也难以析出。这便是自然的妙处——有用之物,自会留下可用之征。”
接下来,岐伯又取出两种外形相似的矿石,都是黄白色,都带着些微的光泽。“这两种,一种是雄黄,一种是雌黄,你能分辨吗?”
轩辕仔细观察,只见两者颜色相近,但雄黄的黄色更鲜亮些,带着点橙红调;雌黄则偏暗沉,黄中带绿。他又拿起两块矿石凑近闻了闻,雄黄似乎带着一丝极淡的、类似硫磺的气味,而雌黄的气味则更隐晦些。
“雄黄色鲜,带橙红,味辛温,有毒,能解毒杀虫,治恶疮、蛇伤最是得力。”岐伯拿起雄黄,神情严肃,“但因其有毒,需严格控制用量,外用为主,内服需慎之又慎。”他又拿起雌黄,“雌黄颜色稍暗,功效与雄黄相近,但药力稍弱,毒性也略小,多用于疥癣等轻症。”
轩辕听得心头一紧,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矿石竟有毒性。他想起之前处理恶疮时,岐伯曾用过一种橙黄色的粉末,敷在疮面上会冒泡,恶疮很快就干瘪结痂,想来便是雄黄了。当时只觉得药效神奇,如今才知其中暗藏风险,不由得对“用药如用兵”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矿物药材的毒性,多与其成分有关。”岐伯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如砒石,性猛毒烈,却能以毒攻毒,治顽癣恶疮;而石膏、滑石,则性情平和,多可放心使用。辨明其毒性,是使用矿物药材的另一要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