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老者眼眶一红,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阵喧闹声打断。
只见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捧着东西涌了过来,有捧着刚摘的野果的,有抱着晒干的兽肉的,还有一个年轻汉子扛着一张新剥的鹿皮,说是要给轩辕做件新衣裳。他们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将轩辕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说着感激的话。
“轩辕兄弟,以后你说啥就是啥,我第一个听你的!”
“我家那口子之前还说你是邪魔,我回头就好好骂他!”
“要是没有你,我们部落的娃娃就全没了……”
轩辕看着眼前这些真诚的面孔,心里既温暖又有些沉重。他知道,这次能救活孩子们,一半是靠石刻上的经络知识,一半是靠岐伯临行前塞给他的那包安神草药,还有一半,是靠部落人未曾放弃的信念。他只是恰好站在了那个位置,做了该做的事。
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各位乡亲,孩子们能好起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防疫的规矩不能松,水源还要继续煮沸,病人用过的东西要烧掉,这样才能彻底挡住瘟疫。”
众人纷纷点头,一个壮年男子大声道:“轩辕兄弟放心,我们都记着呢!你说的每句话,我们都刻在心里!”
轩辕笑了笑,正想说些什么,目光却不经意间望向了北方的天空。那里的云层厚重,像一块巨大的灰色石头压在天边。他想起了自己的部落,想起了父亲少典坚毅的脸庞,母亲附宝温柔的笑容,还有那个总爱跟在他身后的幼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离开这么久,部落里是否一切安好?有没有再发生瘟疫?幼弟的风寒彻底好了吗?
一连串的问题像小石子一样投进他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他原本以为,跟着岐伯学好医术后再回去也不迟,可经历了这场瘟疫,他忽然明白,亲人的牵挂与部落的安危,是等不起的。
“轩辕?”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是岐伯。他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药篓,里面装着刚采的草药。
轩辕转过身,看到岐伯眼中带着了然的笑意,便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先生,我……”
岐伯摆了摆手,将药篓递给旁边的弟子,然后拍了拍轩辕的肩膀:“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他抬头望了望北方,语气平和却带着深意,“医道不仅在药庐,也在故土。你的族人需要你,回去看看吧。”
轩辕愣住了,他没想到岐伯会如此轻易地放他走。他原本还在纠结该如何开口,毕竟自己还有许多医术尚未学透。
仿佛看穿了他的犹豫,岐伯笑道:“医道无止境,你就算在我身边再待十年,也总有学不完的东西。不如回去,在实践中摸索,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来找我便是。”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这个你拿着,或许用得上。”
轩辕接过竹简,入手微凉,上面用朱砂画着几幅复杂的经络图,比他在山洞里看到的石刻还要详细,旁边还有岐伯亲笔写的注解。他知道这是岐伯的心血,双手不由得握得更紧了。
“先生……”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这两个字。
岐伯笑了笑,挥了挥手:“去吧,路上小心。记住,医者仁心,无论何时何地,都别忘了这份初心。”
轩辕重重地点了点头,对着岐伯深深鞠了一躬。起身时,他看到部落的人都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他,眼神里满是不舍。
阿月走上前,将一个包裹递给他:“轩辕大哥,这里面是些晒干的草药,还有几块蜜饼,你路上吃。”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你……你还会回来吗?”
轩辕看着这个几天来一直默默帮忙的女子,又看了看周围的族人,认真地说:“会的。等我安顿好族人,一定会回来向先生继续求学,也会来看大家。”
他将包裹背在身上,又检查了一遍随身携带的石针、火石和那卷石刻草图,最后看了一眼那些已经能坐起来玩耍的孩童,他们正好奇地望着他,眼睛亮得像星星。
“那我走了。”轩辕挥了挥手,转身朝着北方走去。
身后传来部落族人的道别声,还有孩童们清脆的呼喊:“轩辕哥哥,再见!”
他没有回头,只是脚步坚定地向前走着。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山林的气息,也仿佛带着远方故土的呼唤。他知道,前路必然还有许多艰难险阻,但他的心里却充满了力量。因为他不仅怀揣着岐伯的教诲和医术,更怀揣着对族人的牵挂,和那份想要守护更多人的初心。
远方的天际,厚重的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从里面倾泻而下,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想知道轩辕归乡途中会遇到什么?他的部落是否安然无恙?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