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教诲,晚辈铭记在心。”轩辕再次行礼,语气中充满了感激,“辨药需知利弊,这句话我会永远记着。”
老翁笑了笑:“看来你是个可塑之才。医道博大精深,每种草药都有其独特的性情,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一样。你不仅要知道它们能治什么病,还要知道它们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用多少合适,这才是辨药的真谛。”
轩辕认真地听着,将老翁的话一字一句地记在心里。他知道,这些都是老翁多年行医的经验之谈,比任何书本上的知识都要珍贵。
“除了这紫萱,剩下的这些草药,你再看看。”老翁指了指石板上剩下的十几种草药。
轩辕不敢怠慢,再次蹲下身,更加仔细地观察起来。有了刚才的教训,他不再只关注草药的功效,而是更加全面地去了解它们的特性,包括气味、质地、生长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等等。
其中有一种草药,叶片呈锯齿状,开着白色的小花,轩辕认出那是“苍耳子”,知道它能治疗风湿疼痛,但他同时也想起老翁的话,补充道:“苍耳子虽能祛湿止痛,但它的果实有毒,若是误食,后果严重,入药时必须经过特殊处理。”
老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就这样,轩辕又花了近一个时辰,才将剩下的草药一一辨认完毕。虽然中间还是有几种草药的功效记得不太清楚,但在老翁的提示下,他都顺利地答了上来。
当他辨认完最后一种草药时,已经是日头偏午。阳光变得炽热起来,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追风趴在一旁,已经打起了瞌睡,偶尔发出一两声轻微的鼾声。
老翁看着轩辕,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了:“轩辕,你的基础还算扎实,最重要的是,你有一颗谦虚好学的心,也懂得敬畏生命,这在行医之人身上,是最难能可贵的。”
轩辕心中一阵激动,他知道,自己的考验应该是通过了。
“前辈,那您能告诉我前往终南山寻找岐伯先生的具体路径吗?”他急切地问道。
老翁点了点头:“岐伯如今确实在终南山深处,那里有一座药庐,是他炼丹制药、潜心研究医道的地方。”他伸出手指,指向东方,“从这里出发,一直往东走,翻过三座大山,会看到一条名为‘忘川’的河流,沿着河岸向北走,大约走三日,就能看到终南山的主峰了。药庐就在主峰脚下的一片竹林里。”
轩辕连忙在心里记下老翁所说的路线,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节。
“不过,”老翁话锋一转,“前往终南山的路,比你一路走来的更加艰险。不仅有猛兽出没,还有不少险恶的地形,你可要做好准备。”
“晚辈不怕,”轩辕坚定地说道,“为了学到真正的医道,为了能更好地救治族人,再多的艰险,我也能克服。”
老翁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用兽皮包裹着的小册子,递给轩辕:“这是《草木经》,是我当年跟随岐伯先生学习时,整理的一些草药知识,里面记载了许多罕见草药的特性和用法,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轩辕双手接过《草木经》,只觉得这本小册子沉甸甸的。他翻开一看,里面是用炭笔写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清晰地记录着各种草药的形态、功效、禁忌,还有一些简单的图谱。
“多谢前辈厚赠!”轩辕感激不已,这《草木经》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你不必谢我,”老翁说道,“医道在仁心,不在奇术。你要记住,无论将来学到多少本领,都不能忘记行医的初心,那就是救死扶伤,减轻世人的痛苦。”
“晚辈谨记前辈教诲!”轩辕郑重地说道。
老翁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一路劳累,也该好好休息一下,明日一早再启程吧。”
轩辕点了点头,他知道老翁说的是实情,连日来的奔波,加上刚才的考验,他确实有些疲惫了。
他抱着《草木经》,带着追风回到山洞。将《草木经》小心翼翼地收好后,他找了些干草铺在地上,然后靠着洞壁坐了下来。追风乖巧地趴在他的腿边,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轩辕却没有睡意,他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老翁的话,还有那些辨认草药的经历。他知道,自己离真正的医道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他有信心,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他抬头望向洞口,外面的阳光已经渐渐变得柔和,几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鸣叫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他摸了摸怀里的《草木经》,又看了看脚边熟睡的追风,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明天,将是新的旅程开始。
想知道轩辕在前往终南山的路上,会遇到哪些艰险?他又能否顺利找到岐伯的药庐?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