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裹挟着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气,在灼热的阵地上翻滚。第八十八军残部与第六十七师胡旅合并后的将士们,正在抢修工事、清点所剩无几的弹药。接连的血战几乎榨干了这支英雄部队的最后一丝气力,每一张疲惫的面孔上都刻着鏖战的痕迹,但眼神深处,一种决死的火焰仍在燃烧。
联合指挥部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何志远、周卫国、胡涟以及身上挂彩的张灵甫围在摊开的地图前,所有人的军装都沾满了泥泞和暗红的血渍。
“军座,”胡涟旅长声音沙哑,指着地图上几处被反复争夺的高地,“鬼子上午的进攻虽然被打退,但我们在滩头前沿的第三、第五号阵地丢失了。弟兄们伤亡很大,尤其是灵甫的补充团,在反击中折损了近一个连的精锐。弹药……步枪子弹平均每人不到十五发,手榴弹更是快见底了。”
张灵甫一拳砸在弹药箱垒起的简易桌子上,眼中满是不甘和痛惜:“小鬼子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豺狼,进攻一波猛过一波!要不是刚补充的MG34机枪火力足,差点就被他们撕开口子了!军座,再这样被动挨打,我们迟早被耗光!”
周卫国参谋长递过一份刚统计完的清单,语气沉重:“更棘手的是药品。奎宁、磺胺几乎用尽,重伤员因为缺医少药,今天上午又走了十七个……士气受影响很大。”
何志远沉默地听着,目光死死盯住地图上代表日军舰队的几个蓝色箭头。巨大的压力像无形的手扼住他的喉咙,但他不能将丝毫慌乱表现出来。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脑中飞速盘算着系统中那高悬的积分债务和灰色的兑换选项。难道真的没有破局之法了吗?
就在这时,天际传来了与日军轰炸机截然不同的、更加沉重有力的引擎轰鸣声!声音由远及近,迅速变得震耳欲聋!
“飞机!不是鬼子的!”观察哨声嘶力竭地喊声穿透了掩体。
何志远等人猛地冲出战壕,举起望远镜望向天空。只见云层之中,几架体型庞大、机翼宽厚、涂着醒目青天白日徽和苏联红五星标志的SB-2快速轰炸机,在伊-15战斗机的护航下,如同神兵天降,冲破云层,朝着正在逼近海岸的日军舰艇编队俯冲而去!
是苏联援华航空队的志愿飞行员!
“是我们的飞机!苏联老大哥的飞机!”阵地上瞬间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声!许多士兵激动得跳了起来,泪水混合着泥土从脸颊滑落。
“看!他们冲着鬼子的军舰去了!”
天空中,苏联飞行员展现出了精湛的技艺和无比的勇气。SB-2轰炸机无视日军舰艇密集的防空炮火,精准地投下重磅炸弹。巨大的水柱在日军驱逐舰周围冲天而起,一艘轻型炮舰直接被命中,燃起熊熊大火!伊-15战斗机则如同矫健的雄鹰,与匆忙起飞的日军九五式舰载战斗机缠斗在一起,竭力为轰炸机群清扫空域。
这突如其来的空中打击,虽然未能彻底摧毁日军舰队,却极大地扰乱了日军的进攻部署,迫使敌舰不得不规避后退,暂时缓解了守军面临的舰炮威胁。
“太好了!天不亡我中华!”胡涟旅长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然而,何志远在短暂的兴奋后,迅速冷静下来。他拉住周卫国:“老周,空中支援虽好,但解不了近渴。鬼子的地面进攻不会停止,我们最缺的还是弹药和药品!‘顿河’号那边有消息吗?能不能趁着鬼子舰队混乱,再尝试靠近?”
周卫国摇了摇头,面色凝重:“刚接到‘鱼鹰’密电,日军加强了近海巡逻,‘顿河’号体积太大,风险极高,建议我们启用‘B计划’。”
“B计划?”何志远眉头紧锁。那是战前与当地中共地下党及游击队约定的极端情况下的补给方案——依靠当地渔民的小船和熟悉水性的游击队,进行夜间蚂蚁搬家式的渗透补给。效率低,风险大,但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立刻启动‘B计划’!”何志远果断下令,“联系‘礁石’(中共地下党代号),我们需要一切能搞到的弹药,尤其是七九步枪弹和手榴弹,还有药品!告诉赵劲松,他的突击营还能动的,全部组织起来,准备接应!”
“是!”
就在命令下达不久,一名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军座!游击队的交通员到了,说有紧急情况!”
一个身穿渔民服装、皮肤黝黑的精瘦汉子被带了进来,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对何志远说:“长官,我们是‘礁石’同志派来的。鬼子在礁石湾的巡逻规律我们摸清了,后半夜有间隙。我们准备了十几条小船,能运大概二十箱弹药和一些药品过来,但需要你们派人到指定地点接应,而且要快,天亮前必须撤离!”
“太好了!感谢同志们!”何志远紧紧握住汉子的手,“需要多少人接应?”
“人不宜多,要精干,熟悉水路。鬼子在岸上有探照灯和固定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