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总督,"他对信使说,"若弹药充足,本可全歼张贼。请速调拨补充。"
信使连夜出发,带着战报和黄得功的请求奔向南京。
次日,黄得功召集将领总结战斗经验。他特别表扬了自发参战的刘良佐部残兵,当场提拔那个带头的校尉为游击将军。
"此战虽胜,但暴露诸多问题。"黄得功严肃地说,"炮兵弹药不足,步兵白刃战能力有待提高,各兵种协同还需加强。从明日起,加强训练,特别是刺刀格斗和步炮协同。"
望着正在打扫战场的士卒,黄得功对田雄说:"经此一役,我军可谓脱胎换骨。但要想真正成为精锐之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田雄点头:"伯爷说的是。不过经此大胜,将士们士气高昂,对整编再无抵触情绪。"
这时,一骑快马飞奔而来:"报!王总督亲率援军赶到,距此只有三十里!"
黄得功大喜:"速备迎接!本伯要亲自向总督汇报战况!"
当王磊的援军抵达时,黄得功亲自出营迎接。只见新军阵容整齐,装备精良,特别是炮兵部队,拖着数十门新式火炮,蔚为壮观。
"末将参见总督!"黄得功单膝跪地,"庐州大捷,全赖总督整编之功!"
王磊急忙扶起:"伯爷请起!此战大捷,全凭伯爷勇猛,将士用命。"他环视战场,看到满地狼藉,不禁感叹:"战况之惨烈,超出想象啊。"
黄得功引王磊巡视战场,详细介绍战斗经过。当看到那些被击毁的铁甲军装备时,王磊蹲下身仔细察看:"这些重甲确实难对付。看来我们需要研制破甲能力更强的武器。"
在临时搭建的帅帐中,黄得功详细汇报了战况和损失。王磊听后当即下令:"立即从南京调拨弹药补给,特别是开花弹和霰弹。工部正在研制新式破甲弹,下月即可装备部队。"
次日,王磊亲自检阅了参战部队。看着这些历经血战的将士,他高声说道:"尔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实乃大明精锐!本督已奏明圣上,为有功将士请功!"
将士们欢呼雷动。王磊特别来到伤兵营,慰问伤员。他看到军医正在用新式疗法救治伤兵,满意地点头:"伤口清创,酒精消毒,这些方法确实有效。"随即下令增派医官和药品。
在军事会议上,王磊与黄得功深入探讨了此战的得失。王磊指出:"我军火力虽强,但白刃战能力不足。今后要加强刺刀训练,做到远近皆能。"
黄得功深表赞同:"末将已下令加强训练。特别是针对重甲敌军,要训练专攻要害的技法。"
王磊还特别视察了炮兵部队。他亲自指导炮手改进射击方法:"对付重甲目标,要集中火力,打击一点。开花弹要在敌军头顶爆炸,最大化杀伤效果。"
三日后,补给到位,江北军实力大增。黄得功信心满满,对王磊说:"如今兵精粮足,末将请命乘胜追击,彻底剿灭张献忠残部!"
王磊颔首:"准!本督亲自为你压阵,让张献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猛攻!"
第二节:乘胜追击
庐州大捷后,黄得功并未满足,决定乘胜追击,彻底肃清江淮地区的流寇势力。
"张献忠虽败,但其主力尚存。"黄得功在军事会议上指出,"若让其喘息重整,必成后患。本帅决定兵分三路,追歼残敌。"
参谋司立即制定详细作战计划。左路由田雄率领,直取安庆;右路由马得功统领,奔袭滁州;黄得功自率中路,直扑张献忠老营。
追击战打得十分顺利。整编后的江北军机动能力强,后勤保障完善,能够持续作战。新式侦察兵提前探明敌情,炮兵随时提供火力支援,燧发枪方阵无坚不摧。
在安庆城下,田雄部展现出整编后的新战术。他们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先以炮兵轰击城墙,工兵挖掘壕沟逼近,最后由突击队爆破城门。整个攻城过程有条不紊,仅用半日便攻克安庆。
与此同时,马得功部在滁州也取得大胜。他们利用新式地图和罗盘,穿插到敌军后方,切断退路,然后前后夹击,全歼守敌。
黄得功亲率的中路更是势如破竹。侦察兵提前发现张献忠设下的埋伏,炮兵远程摧毁埋伏点,步兵随后清剿。张献忠连连败退,一直退到长江边。
"报告!张献忠欲渡江南逃!"侦察兵飞马来报。
黄得功冷笑:"想逃?没那么容易!传令水师拦截,炮兵封锁江面!"
新组建的长江水师及时赶到,战船横亘江面,火炮齐鸣。岸上炮兵同时发威,形成交叉火力。张献忠部渡船大多被击沉,余部溃散。
是役,江北军横扫江淮,收复失地千里,彻底肃清张献忠残部。黄得功"猛攻"之名传遍天下,第一野战兵团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精锐之师。
战后,王磊特赐黄得功"江淮柱石"匾额,增拨军费五十万两。整编后的江北军不仅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更为其他明军的改造树立了典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