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锦州夜宴
宁远城大捷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很快传遍辽东各镇。这一日,一骑快马踏着暮色驰入宁远,送来了一份烫金的请柬——锦州总兵祖大寿亲笔所书,邀王磊赴锦州夜宴。
洪承畴在督师府中捻须沉吟,将请柬反复查看:"祖大寿这是要探你的底细了。此人虽是宿将,但向来拥兵自重,与朝廷若即若离。天启年间,他就曾因袁崇焕案与朝廷生出嫌隙,如今虽表面归顺,实则心存疑虑。"
王磊接过请柬,只见上面字迹苍劲有力,墨迹中隐隐透着一股霸气:"闻参将骁勇,连挫建奴,特设薄宴,以贺殊功。望勿推辞。"
"督师放心,"王磊从容道,"末将自有分寸。正好借此机会,探探锦州防务虚实。听闻锦州城防多年未修,不知现状如何。"
洪承畴点头:"如此甚好。但切记:祖大寿老谋深算,在辽东经营多年,门生故旧遍布各军。他此次相邀,必有所图。若他招揽,当以'专效陛下'婉拒,切不可轻易表态。"
三日后,王磊带着十名亲兵,策马前往锦州。乌云驹脚力非凡,日头偏西时,锦州城巍峨的轮廓已映入眼帘。这座关外重镇坐落于山海之间,地势险要,城墙比宁远更加高大坚固,城头红衣大炮林立,守军盔明甲亮,显是精锐之师。
但王磊敏锐的现代军事眼光立刻发现了问题:许多士兵虽然装备精良,但面带倦容,巡逻时缺乏警惕性;城防布置看似严密,实则有些呆板,各炮位之间缺乏呼应;更重要的是,城墙多处可见修补痕迹,显然年久失修。
"来者何人?"城门守将高声喝问,虽然语气严厉,但王磊注意到他眼神中的松懈。
"宁远参将王磊,应祖总兵之邀前来。"王磊出示请柬,同时仔细观察城门防务。他发现瓮城设计存在缺陷,一旦被突破,很难组织有效反击。
守将验过请柬,立即换上一副恭敬神态:"参见王参将!总兵大人已在府中等候多时。末将这就派人引路。"
祖大寿的府邸位于城中心,飞檐斗拱,气派非凡。府门前两尊石狮怒目圆睁,仿佛在宣示主人的威严。更引人注目的是府外巡逻的亲兵,个个身材魁梧,目光锐利,显然是百战精锐。
"王参将大驾光临,蓬荜生辉!"祖大寿亲自出迎。他年约五旬,面容刚毅,目光如电,一身常服也掩不住百战老将的威严。让王磊注意的是,祖大寿右手虎口处厚厚的老茧,那是长年握刀留下的印记。
王磊抱拳行礼:"总兵大人相邀,末将荣幸之至。"
宴席设在后花园的水榭中,四面环水,只有一条曲桥相通,显然是为了方便密谈。陪客都是锦州的高级将领,个个神情肃穆,目光中带着审视的意味。王磊特别注意到,祖大寿的侄子吴三桂也在席间,这个年仅十八的小将英气勃勃,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自己。
酒过三巡,祖大寿看似随意地问起宁远之战:"听闻参将以新式战法大破建奴,斩获颇丰。不知是何妙策?竟能让皇太极损兵折将。"
王磊谦逊道:"全赖将士用命,督师运筹。末将只是因地制宜,略作调整罢了。建奴骄横,疏于防备,故而受挫。"
"哦?"祖大寿挑眉,手中酒杯微微一顿,"可是改良了鸳鸯阵?据说是融入了戚家军真传?如今辽东都在传言,说参将得了戚少保真传。"
这话暗藏机锋,既试探王磊虚实,又暗指他可能得到某些不该得的传承。王磊从容应对:"戚家军战法精妙,末将只是借鉴一二,岂敢妄称真传。况且战阵之道,贵在随机应变,岂可拘泥于成法?"
吴三桂突然插话,年轻的声音中带着兴奋:"听说参将还改良了火铳,射速精度都大大提高?不知可否让我等开开眼界?家叔府中也有火铳作坊,但始终达不到宁远的水准。"
王磊心中一动,知道这是要探虚实。他微微一笑:"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若少将军有兴趣,改日可来宁远观摩。正好末将最近在试验一种新式铳机,或可共同探讨。"
祖大寿哈哈大笑,笑声中却带着几分审视:"王参将过谦了。如今辽东谁人不知参将大名?连皇太极都悬赏千金要你的首级呢!听说建奴军中流传一句话:'宁遇阎王,莫遇王磊'。"
宴席间暗流涌动。几个锦州将领轮番敬酒,看似热情,实则都在旁敲侧击地打探宁远军情。王磊始终保持谦逊,但每句话都滴水不漏,既不过露锋芒,也不过分谦卑。
酒酣耳热时,祖大寿突然屏退左右,只留吴三桂作陪。水?中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潺潺流水声。祖大寿忽然压低声音:"王参将,明人不说暗话。如今朝廷昏聩,奸佞当道,各地总兵都在自谋出路。你在宁远整军经武,洪承畴又能护你几时?"
他身体前倾,声音更低了:"不如你我联手,共谋大业。以锦宁二镇之兵,足可割据辽东。待时机成熟,进可问鼎中原,退可保境安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