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雷像是憋了一冬的气,在云层里滚了三圈才肯炸响。第一声雷下来时,丹房的窗纸“嗡”地鼓起来,又重重落回去,糊窗的糨糊在边角裂开细缝,混着潮湿的风灌进来,带着院外桃树刚绽的花苞香——那香里裹着点甜,又掺着些微的涩,像极了玄元这些日子堵在气脉里的滋味。他盘坐在蒲团上,膝盖上搭着块厚棉布,布面磨得泛白,是去年冬天尹喜特意给他缝的,说“气脉畏寒,得贴着肉才暖得透”。这几日倒春寒,气脉流转时总带着点滞涩,像被冻住的小溪,明明看着快通了,偏在转弯处结着层薄冰,推得急了,反倒溅起冰碴子,硌得气脉隐隐发疼。
丹田的金珠就是这时亮起来的。起初只是针尖大的一点光,像谁在黑绒上点了滴熔金,颤巍巍的,似落未落。玄元凝神时,那光竟慢慢漫开,把整个气海都染成暖黄,连带着四肢百骸都漾起层暖意——这是前几日都没有的事。他想起尹喜晨起扫院时说的话,竹扫帚划过青石板的“沙沙”声里,那句“雷动则气行,今日宜通关”混着尘土气落进耳朵,当时只当是老人念旧的絮叨,此刻倒真有了几分应验的意思。
“时机到了。”尹喜的声音从廊下传来,混着竹篮晃动的轻响。玄元转头望去,见他正把刚采的茵陈往竹匾里摊,嫩绿色的草叶沾着晨露,在廊下的晨光里闪着亮,根须上还带着湿泥,腥气混着草香飘进丹房,倒让人心头一清。尹喜的手指粗糙,指甲缝里嵌着点土,摊晒茵陈时动作却轻,像怕碰碎了草叶里的露水。“用意念引,别硬推。”他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竹篮沿上的水珠滴在青石板上,洇出小小的深色圆点,一圈圈晕开,倒像气脉里慢慢化开的淤塞。
玄元收回目光,重新落定在气脉里。神念轻轻探出去,像伸出只温软的手,慢慢裹住金珠。这几日养气时,他总在心里描摹夹脊关的通路——哪里有块顽固的淤塞,像陈年的锅巴粘在锅底,得用指尖一点点抠;哪里的气脉壁薄,薄得像初春刚抽条的柳芽,稍重些就会碰折,得像护着瓷娃娃似的轻着劲;哪里转弯急,急得像山涧里的拐角,该像撑船人那样提前转舵,顺着水流的势头打个旋,才能稳稳过去……他闭着眼,连气脉里每一丝褶皱都记得分明,那些褶皱里藏着前几日硬闯时留下的细痕,像老树身上的划痕,摸着都发涩。
金珠被神念的光带牵着,缓缓往夹脊关挪。先前总梗着的那处窄口,此刻在光带的润化下,竟泛着层淡淡的水光,像被晨露浸软的棉线。玄元能“看”到那窄口边缘的淤塞,比前几日软了些,却还顽固地聚着,像块没化透的冰。金珠挪到口边,却忽然顿住了,光微微颤着,光尾不安地扫来扫去——玄元知道,它还记着前日的滞涩。那时金珠被他催得急了,像头莽撞的小兽猛冲过去,结果被淤塞弹回来,光都暗了大半,像只撞了墙的雀儿,蔫头耷脑地落回丹田,好半天才缓过劲来。
“别怕。”玄元在心里轻声说,神念光带轻轻晃了晃,像在拍金珠的背,“跟着我走,慢些,再慢些。”他试着把神念放软,像用温水泡着那块淤塞,果然,光带触到淤塞时,没再像先前那样被弹开,反倒有了点黏连的意思,像糖块遇了热,边缘慢慢化了。
金珠似懂非懂,光颤了两颤,慢慢往前探。这次没听到淤塞化开的“嗤”声,反倒像滑进了温水,顺着前日润开的通道往里钻。玄元的神念紧跟着,遇着残留的淤塞就轻轻推——那淤塞竟像被晒化的糖,慢慢软了,顺着气脉壁往下淌,在路过气脉壁的褶皱时,还会留下点黏糊糊的光迹,倒比硬闯时干净多了。遇着狭窄处就把光带铺得更宽,像给金珠搭了座软桥,桥面泛着暖光,金珠走在上面,光都稳了些。转弯时提前引着金珠打个旋,免得撞上气脉壁——那壁薄得像层窗纸,前日就撞出了道细纹,尹喜来看时,指尖摸着那细纹直皱眉:“这壁脆得很,再撞就该裂了,裂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廊下传来尹喜翻动茵陈的声音,竹匾与草叶摩擦,“沙沙”得像春蚕啃桑。那声音不急不躁,倒比丹房里的铜漏更能定心神。玄元的神念随着那节奏轻晃,金珠也跟着晃,竟越走越顺。气脉里的暖意越来越浓,先前的滞涩像被这暖意蒸成了水汽,慢慢散了。玄元甚至能“闻”到气脉深处飘来的一点药香——是尹喜在药炉上熬的荆芥汤,早上他还见尹喜往炉里添了把柏叶,说“荆芥通脉,柏叶安神,熬透了最能稳气”。
不知不觉过了大半截,金珠的光越来越亮,像被这暖意催开的花苞,一点点舒展着。忽然,金珠卡在了最后半寸——那里的淤塞最顽固,像块生了锈的铁渣,神念光带碰上去,竟被硌得微微发麻。玄元心里一紧,差点又想硬推,可想起前日的教训,又把那股劲压了回去。
“别催。”尹喜的声音从药炉边传来,他正弯腰添柴,火舌“腾”地窜起来,映得他半边脸发红,“荆芥汤快熬好了,药香漫过来时,跟着那股劲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