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木星方向的、带着明显探查意图的广谱扫描脉冲,如同冰冷的警钟,将林枫从首次点火失败的挫败与反思中彻底惊醒。天使的目光,可能已经投向了这片小行星带!尽管脉冲一闪即逝,并未锁定实验室的确切位置,但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他暴露的风险正在急剧增加。
压力,化作了最炽热的炉火,淬炼着林枫的意志。他没有时间沮丧,甚至没有时间仔细品味那短暂成功瞬间的玄妙感触。必须更快!在猎手真正循迹而来之前,掌握足以自保,乃至反击的力量!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第一次点火试验海量数据的分析中。失败,是成功的阶梯,尤其是这种触及规则层面的试验,每一次失控都蕴含着宝贵的反馈信息。
在“虚空引擎”的全功率解析下,失败的原因被迅速定位:核心问题并非能量不足或控制精度不够,而是不同规则体系能量属性间的“排异反应”。
天使秩序算法的“结构化能量流”、恶魔效率概念的“极端压缩能量态”、以及远古灵能定义的“意识干涉波动”,这三种本质迥异的能量模式,在原型核心内未能实现真正的“融合”,而是被强行“挤压”在了一起。就像将水、油和汞强行混合,看似成为一个整体,但内部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张力与界限。一旦被激活,这种不稳定的平衡瞬间就会被打破,导致能量内爆式逸散。
解决思路显而易见:需要一个能够“调和”不同能量属性的“介质”或“框架”。
林枫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共生纪元”的理论残卷。这一次,他不再局限于“灵能定义”的应用层面,而是深入探究其能量体系的基础架构。在浩如烟海的残缺信息中,他捕捉到了一个关键概念——“谐波能量回路”。
该理论认为,宇宙中一切能量,无论其表现为何种形式(热能、动能、暗能等),在最基础的层面都源自“虚空之海”的波动。不同的能量属性,不过是这些基础波动以不同“频率”和“相位”叠加显现的表象。而“灵能”的作用,更像是一种“调谐器”,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意识的“频率”,去“共振”并引导特定属性的基础波动,使其按照意志显现。
“谐波能量回路”,就是这种理论的技术实现——一种能够同时承载多种不同频率能量波动,并将其引导至和谐共鸣状态的特殊能量传导结构。它不是简单的容器或通道,而更像是一种活的、动态的“能量生态系统”。
这正是林枫所需要的!一个能够同时容纳秩序、混乱、灵能三种迥异波动,并引导它们形成合力的底层框架!
接下来的日子,林枫进入了近乎疯魔的工作状态。他以第一次点火失败后残存的焦黑核心为基盘,利用实验室储备的珍贵材料,开始尝试雕刻、烙印这种理论上存在的“谐波能量回路”。
这是一个微观层面的精妙手术,远比构建原型核心本身更加困难。他需要利用“虚空引擎”的精确操控力,在原子乃至更微观的层面上,构筑出能够响应不同能量频率的复杂立体纹路。这些纹路不能是简单的刻痕,其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活性”,能够与流经的能量产生互动和调节。
失败,失败,再失败。
材料在能量冲突下一次次崩解,纹路在微观张力下一次次扭曲。实验室的隔离舱内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失败品。林枫的精神力和体力一次次逼近极限,又靠着顽强的意志和高效营养剂强行拉回。
转机出现在第七次尝试。这一次,他不再追求完全照搬理论中描述的、完美而复杂的回路结构——那需要他目前无法理解的高维数学和材料学支持。他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径:简化与实用化。
他放弃了同时完美调和三种能量的奢望,转而寻求一种动态的、分区的妥协方案。他将核心内部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但又通过特定“缓冲节点”连接的区块。每个区块内铭刻的回路纹路,主要优化用于承载一种特定属性的能量(秩序、混乱、灵能),而在区块交界处的“缓冲节点”,则设计成能够缓慢转换能量频率、衰减冲突的“滤波器”。
同时,他引入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以“虚空引擎”本身作为最终的“调和器”。当不同属性的能量流经各自区块,即将在缓冲节点交汇时,由“虚空引擎”实时计算能量状态,输出微弱的、具有“校准”作用的规则干涉波动,强行“抚平”交汇处的能量涟漪,引导其趋向稳定。
这相当于给一个不稳定的混合体系,加上了一个强大的外部反馈控制系统。
这一次,当最后一枚用远古生物金属微粒打造的“缓冲节点”被嵌入核心基盘,整个回路完成的瞬间,林枫感受到了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质感”。手中的核心不再是一片死寂或充满张力,反而散发出一种微弱的、内敛的、仿佛有生命在缓缓呼吸的和谐波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超神:虚空天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超神:虚空天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