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贡痴迷上古春秋战国之风,广纳门客,但凡有特殊才能者,皆能获得他的青睐。
虽说他门下不乏滥竽充数之辈,但也有忠心耿耿的能人。"
荀彧突然击掌道:"我懂了!一旦双方爆发冲突,他的门客绝不可能袖手旁观。"
"倘若冲突升级,比如孙策盛怒之下失手 ** 许贡,其门客必定......这,应该不会吧?"
戏志才分析到此处,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刘苍轻笑道:"有何不可能?"
见几位谋士仅凭零星线索就将事情推测得 ** 不离十,他很是欣慰,"许贡必会死于孙策之手,即便他不死,我也会暗中助其一臂之力。"
"唯有孙策身亡,江东局势动荡之时,我方才有可趁之机。"
郭嘉拱手道:"主公深谋远虑,令我等汗颜。"
"奉孝过谦了,你们才是真正的谋略大家。"
刘苍心知,自己不过是占了知晓历史先机的便宜。
眼下因他的突然崛起,三国历史早已偏离原轨,产生连锁反应。
但要一统天下,终究要靠这些谋臣良将。
"诸位都议一议,待事态爆发后,我们该如何名正言顺介入江东事务。"
对于刘苍提出的暗中推波助澜之策,在场无人反对。
天赐良机若不把握,反受其咎。
经郭嘉等人反复推演,认定此计成功几率极高。
至于孙策之弟孙权——历史上那位东吴之主,直接被他们忽略了。
入夜,刘苍回到后院,恰见貂蝉、昭姬、孙尚香等姐妹相谈甚欢。
"呀,夫君来了。"
几人不知说到什么趣事,正掩口轻笑。
"何事这般开心?"
看着妻妾和睦的景象,刘苍满心自豪。
但目光触及孙尚香时,他心头忽生一丝愧疚——明知孙策即将遇刺,非但不施以援手,反倒要推波助澜。
若她知晓兄长死讯,该是何等伤心?
不过愧疚归愧疚,面对染指江东的良机,刘苍绝不会心软。
他誓要建立横跨寰宇的大汉帝国,岂能因小失大?
此时孙策正在书房暴怒:"混账!许贡这老匹夫竟敢如此!"
孙策勃然大怒,转身询问身侧的周瑜:"公瑾,这等忘恩负义之徒,依你之见当如何处置?"
前日暗探来报,许贡竟暗中派遣心腹北上。为查清原委,密探动用了安插在太守府的眼线,获悉其对孙策不满,已向天子呈递密信。孙策即刻派骑兵拦截,成功抓获信使。
密信言道:"孙策骁勇堪比项羽,当以厚禄羁縻,诏其返京。若纵其在外,必成朝廷大患。"大意是孙策勇猛过人,若不加以控制,必将威胁汉室江山与曹丞相。
"公瑾你且看!这厮用心何其歹毒!"孙策怒发冲冠,恨不能立斩许贡。
周瑜沉吟道:"若此计得逞,曹操定会借天子之名召你回京,届时江东基业恐将毁于一旦,正中其下怀。"
"早说过此等奸佞当诛!你偏要阻拦!"孙策拍案道。当初攻取吴郡时,他就察觉许贡怀有二心,只因周瑜以安定人心为由劝阻,才暂留其性命。
周瑜提议:"不如先与他对质,占住道理再说。"
孙策当即遣兵捉拿。不多时,府中喧哗大作,许贡高声呵斥:"尔等要 ** 吗?本官乃朝廷命官,无天子诏令谁敢拿我?"
孙策按捺不住,提刀而出:"许贡!这些时日我可曾亏待于你?你竟暗中上书,欲毁我江东基业,还有何话说?"许贡闻言大惊,暗想密信之事如何泄露,莫非信使已被截获?一念及此,冷汗涔涔而下。
"孙伯符!我岂会暗中弹劾你?速速放了我!若你再不松手,休怪我不客气!"
许贡强撑镇定,咬死不认。他心中暗想,孙策岂敢真对自己下 ** ?
孙策怒发冲冠,见人证物证俱在,这厮竟还抵赖。耳闻其狂妄叫嚷,杀心骤起,索性挥刀斩下!
"嗤——"
许贡瞪大双眼,十指死死扣住没入腹中的刀刃,颤声道:"你...好狠..."
"且慢动手!"
周瑜见孙策提刀冲出便知不妙,追赶时却迟了半步。孙策踹开尸首,抹去脸上血渍,朝地啐道:"奸佞之徒,死不足惜!"
周瑜暗自叫苦。许贡虽怀异心,终究是朝廷任命的吴郡太守。未得天子诏令擅杀封疆大吏,纵使江东六郡已归孙氏,这天下终究姓刘。
(信鸽掠过树梢,振翅北去)
按史载许贡当殁于建安二年,此为剧情所需略作更动。
"伯符,此举欠妥啊。"周瑜低声叹息。人既已死,当务之急须善后遮掩,以免动摇江东根基。
"这般祸害,死得尚不解恨!"孙策想起许贡密奏若达许都,孙氏满门危矣。
周瑜令亲兵收殓尸身,厉声道:"今日之事若有人泄露半字,军法从事!"转而对孙策正色道:"近日请暂居府中,余事交我处置。"
"善。"孙策自知性情刚烈,点头应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