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十几个人留在教室抄教案。油灯昏黄,纸页翻动的声音很轻。李瑶站在廊下看了一会儿,转身对苏婉说:“第一批人下个月就得派出去,课本印得够吗?”
“工坊在赶。”苏婉说,“纸不够,就把字印小点,一页多放几行。”
“墨也紧。”李瑶翻开手里的账本,“今早报上来,南方三州的松烟墨产量减了两成,说是雨季砍不了松枝。”
苏婉沉默片刻。“那就先印最急需的识字本和算术册。别的等天气好了再说。”
夜里下了场小雨。苏婉离开文教署时,回头看见几间屋子里还亮着灯。她撑起伞,沿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往外走。走到门口,听见身后有人喊她。
是那个指甲缝带泥的中年男人。他跑得急,鞋底打滑,在台阶上踉跄了一下。
“您等等!”他喘着气递上一张纸,“我……我把今天教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加了些例子,您看看能不能给下一组用?”
苏婉接过纸。上面字迹笨拙,但一笔一划极认真。有几处涂改,能看出反复琢磨过。
她抬头看着他。“你叫什么名字?”
“张守田。”他说,“河南陈留人。”
“张守田。”苏婉点点头,“明天把这份交给教务组,他们会复印下去。”
男人咧嘴笑了,转身跑进雨里。
第二天一早,李瑶调出最新名册。新增报名人数比昨日多了近百人,不少来自周边县城。她在地图上标出即将派遣的第一批教师路线:西北至凉州,西南入黔阳,东南抵闽南。
苏婉坐在旁边,正核对药品清单。医馆送来的报告显示,近一个月因误食中毒就诊的孩子少了三成。她指着数据说:“识字的人多了,告示看得懂,药瓶上的字也能认。”
李瑶没说话,只是把一张新印的课程表推给她。上面写着“儿童心理引导”“课堂纪律管理”“基础急救流程”。
傍晚,第一批寒门教师领了行装准备回家准备启程。他们提着灯笼陆续走出大门,影子在地上晃。苏婉和李瑶站在廊下送人。
远处仍有房间亮着。
苏婉说:“只要有人肯学,就不算晚。”
李瑶低头看着手里的册子,上面记满了明日要调配的纸墨数量。
夜风微凉,风吹动檐下的灯笼,火苗晃了一下,熄了。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